在影片《前目的地》中,除Rorberson以外,Jean、未婚妈妈John、酒吧侍者、炸弹狂人其实都是一个人。酒吧侍者偷走了Jean的孩子,也就是婴儿时期的自己,并交给了孤儿院。而这个时候,侍者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份并洞悉事情所有的缘由。在影片最后,侍者为了完成任务开枪打死了炸弹狂人——未来的自己,故而,Rorberson的独白是:John,you can change the history,but can you change the future?
倘若来自1975年的John不能改变未来,也就意味着他依旧会成为那个酒吧侍者,然后杀死现在的侍者,也就是,未来的炸弹狂人。
该影片从独特的视角向人们展示了平行宇宙的存在,不过同时,也掺杂了“命运”的味道。似乎是在向人们展示命运的不可抗性和无法逆转的特质。
来自1975年的John到影片的最后也不知道那个侍者的真实身份。其实,在John与侍者最后的谈话中变已经看出端倪,侍者说自己也是爱着她的(Jean),并说相信John已经做好准备来了解自己的身份了。那么,John究竟有没有意识到呢?
侍者一次又一次地穿越时空偷走婴儿时期的自己,就是希望能够扭转炸弹狂人被自己杀死的事实。倘若John意识到那个侍者就是未来的自己,那么Robot的希望变也会变成现实:改变了未来。
炸弹狂人临死前对那个侍者说:“倘若你杀了我,你就会成为我。我们除了彼此,一无所有,如果你杀死我,你就会成为我,如果你想打破这个链条就得重新爱上我。我们都是Rorberson的傀儡,他摆出了多米诺骨牌,从我们还是个婴儿开始整件事就朝着不可逆转的方向进行了。”
其实我好奇的是,在侍者遇到John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那就是过去的自己;通过John对自己还是Jean时的讲述意识到面前这个人就是自己,而为何最后见到炸弹狂人的时候又一下子认出他来了呢?这应该是影片唯一不合理的地方吧。
写到这里,我们便也该明白Robot的那句话应该不是疑问句而是陈述句甚至是感叹句:因为他知道无论最后这个链条是否被打破,我们的主人公一样会死。倘若侍者没有杀死炸弹狂人,那么Robot会借没有完成任务而杀了他,过去的自己一旦死亡,那么便不存在未来。这便是著名的“祖父悖论”
那么,如果他杀死了炸弹狂人,那么便会像破窗理论所言,在以后,所有的自己都会杀死未来的自己,以掉入像克莱因瓶和莫比乌斯带一样的怪圈中,无限循环,没有终点。
那么,这其实是时空旅行局局长的阴谋,局长任由年老的主角施行一个个爆炸事件,阻止未来更可怕的事件发生,之后再让年轻的主角杀掉年老的主角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Rorberson早就知道特工就是那个婴儿,那他们怎么可能调查不出那个婴儿就是最后的炸弹狂人?一边标榜自己为了改变世界而存在,另一边却要依附炸弹狂人这种恶人才能存活;一边想要拯救上万人的性命而另一边任由一个人自生自灭还顺便带走过去的几万人的性命……他们的行为当真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如果只是想让穷凶极恶的杀手感到绝望以死在过去自己的手中来作为惩罚的话,这个解释也太牵强了。然而他们无法通过杀死一个婴儿来改变过去,这也证明了穿梭时空并非在同一个时空里进行。那么就更加证实了平行宇宙才是时空穿梭的硬道理。
还记不记得在影片中有一个很著名的问题:是现有鸡还是先有蛋。答案是先有公鸡。调侃说“先有公鸡”实际上不是在开玩笑。当出现时间悖论时,鸡和蛋的问题会演变成一只鸡下了一个蛋,把这只蛋送回有鸡之前的时间,这只蛋孵出来的就是世界上第一只鸡。自己就是自己的本源。
那也就是影片中反复提到的:蛇吞掉了自己的尾巴,周而复始,无法停止。能穿越,就说明时间轴被扭曲了。时间轴是存在于四维时空的,只有高维度才能扭曲低维度,那穿越至少也是第五维的事。在五维时空来说时间是没有先后之分的,如果把时间轴扭曲成一个首尾相接的莫比斯环,在相应的三维时空就会出现时间悖论现象。
最有意思的是,低维度无法察觉高维度的变化,虽然发生了时间悖论,但对于生活在三维时空的我们来说根本感受不到时间场已经扭曲。所以影片故事仍然是按照时间先后发生的。
呃,扯远了。。最后我想说的是呢:电影《前目的地》的惊艳之处基本来自罗伯特·A·海因莱因的原著《你们这群还魂尸》中时空穿梭的设定,然而罗伯特·A·海因莱因原著的这种设定不免让有些细节必须牵强才让结局有机可乘,但毫无疑问这种注定好了的宿命感始终令人悲愤:无论多少个宇宙,人类都不过是一堆提线木偶。
影片的第一个镜头是以上帝视角出发,这便让一个苦难人生从一开始就好似在冥冥之中被注视,也许我们是时候向那不知名的神秘力量竖起中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