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值得回忆的经历
自从南华寺回来之后,发现自己心境开阔了不少。但是偶尔还是挥之不去,就是因为有人不主动联系我,而我自己傲娇也不去主动联系那人。所以搞得自己心情有时纠结糟糕。这都是因为阿辉说自己从来不主动找别人,都是别人主动找他的影响。没想到后来这个影响扩大化了,乃至现在工作了也会这样。
这一个学期很多门课程都不需要考试了,都是以论文的形式结束。所以到了后面这几个星期,每天就在忙着如何写论文。此外还有很多小组作业,在上课的时间里除了自己的活动外,还有做这些小组作业。很多时候就是讨论一个问题做出一个方案,然后上台讲解阐述。这学期有一门课是英语口语,由外教上课。Monch是我们的外教老师,菲律宾人,上课也是特别搞笑,他教了我们旅管所有几届的学生。那句“咦惹”口头禅贯穿了历届旅管。课余时间跟他关系还不错,有一次还找我买自行车。有一次请我跟阿辉阿欣和奕滔去吃火锅。吃完之后回到校门口,他就打了部摩的,从校门口到教师公寓也就几步路,他也就一句:It's my life。实为惊叹。
有一天洗澡的时候,跟隔壁同在洗澡的阿辉聊天。讨论了一些问题。我说人生需要多交流思考,多点请教一些有经验的人。阿辉也同意,说自己见识太浅,要经常跟有识之士交流,这样才能见见世面,不然坐井观天。就这样我们相互交流后又达成了一个共识:年轻人还是多读书,多跟有经验的人交流学习。最终直到大学结束都也只是在自己身边的人转,所以说的都是屁话,没有实施过。更糟糕的是还给师弟师妹带去了不良的影响。
最近我们的社团又举办了两个关于旅游的讲座。一个是齐天下王卫给我们讲述他的故事。另外一个是蚂蜂窝的三位驴友分享会。听到的故事很多,受益匪浅。坚持自己的信仰,要读外围的大学,做一个有故事的人。直到现在毕业,我发现自己依旧是一个没有什么故事的人。
因为没有什么故事,所以十二月的冬天我们也过得比较枯燥。除了冬至的时候同乡会煲了几锅汤圆请我们老大不小的人聚聚会,搞搞活动。然而我也就这么幸运地抽中了一等奖100元的话费,搞得我这老油条实在是不好意思,分了一半给了会长。第二天我们班里的好男人家塔又买了一堆汤圆做给我们吃。
十二月最后一天的跨年夜,跟往常一样习惯性地写了一篇年终感想。跟往常不一样的就是多了几个小师弟小师妹。本来大风吹得不想去,然而耐不住小朋友们的叫喊,主要是阿欣也被叫出去了。月光皎洁,人工湖边上有三两个人影,再加上我们几个,也有那么点暖意。五、四、三、二、一!新年快乐!喊完之后,保安就赶我们回去了。
睡到日晒三杆,新的一年又来了。第二天一大早,我跟阿辉还有要鸿一起去骑车,本想着去帽峰山,没想到骑到天河学院已经半条命了。太久没有骑车了啊!各个回程的时候都不行了。阿辉更是去程的时候已经没了精力。不过能够看看山间绿树红花,呼吸下新鲜空气,出点汗也是为新的一年开了一个好头。
近来又认识了一个师妹叫糕糕的,这名字由来有点特别,好像就是因为那次我们去镇海楼,有一个小女孩把爸爸白话说的高高听成糕糕,她笑了半天。才有糕糕这名字。这师妹很有思想也有智慧。性格跟我也很像,所以说得好听就是志同道合,不好听就是臭味相投了。最初认识也是在活动里,后来请教了她一些家乡的问题。再多交流也就熟了。就在我们骑车当天是她的生日,在外面也只好微信祝贺了。后来的话就出去走走吃吃,聊聊天过去了。再后来又没有联系了。很多人就是这样,热度持续不了多长。
终于等到考试和交论文的阶段。这些完成之后这学期也就结束了。
结束之后,便开始了最新的计划——骑车去海南岛!
其实很早之前就在脑子里想着这件事情,从买了这辆自行车开始就有。同时也计划着在大三阶段实现。结果真的实现了,这也是我为数不多能够实现的事,也是大学比较疯狂的事情。当时是期末之前,找了房总来参加,没想到他一口答应了,这神速回复也惊呆了我。原来他说他也早想去骑车,果然是志同道合啊。后来B哥又找上我,想跟我一块去骑行。我想了想,也就答应了。于是我们就开始着手准备,计划行程和购买装备。
我们计划直接从广州开始出发骑车,到了海口再环岛骑行,沿途就设几个站点,最后从海口坐飞机飞回广州。然后翻开黄历,选了一个日子,所有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后,开始启程!
旅行最困难的就是出发。这是葛磊大哥告诉我们的一句真理。一月的广州,气温还是有点冷。我们睡眼惺忪地起来,振作精神出发了。出发前东哥还特地下来为我们践行,跟我们拍照留念。一路向西,再向国境之南。
我们三个人一共就骑行了16天。途径佛山、江门、阳江、茂名、湛江、海口、文昌、琼海、万宁、三亚。一路边骑行边玩,总路程是900KM。最后在三亚玩了两天直接坐大巴回海口了。因为实在是骑不动,也不想继续骑了。
一开始我们骑得特别带劲,一口气从广州骑到了开平。之前都没怎么锻炼过,都是说走就走,所以第二第三天都出现明显的疼痛。而且走的很多地方都是丘陵地带,很多上坡折腾人。然后B哥屁股和大腿,房总的小腿,而我的就是膝盖出现了问题。特别是膝盖的关节啊,一蹬一踏都是要用力。拉伤之后简直是要人命。第三天我们骑了一半,我的膝盖实在不行,中途坐了车直接到了湛江。休息半天才继续出发。现在回想起来,摸摸膝盖好像还在痛着。
当时有一个跟我们一起骑车的队友,他一个人从东莞骑车回廉江,而廉江在湛江北边,所以我们就在湛江分开了。湛江是我徒弟的家乡,那时候徒弟已经回家了,可惜没有多少时间打招呼。微信匆匆道就离开了。从湛江穿越雷州半岛也花费了不少时间。途中我们去了湖光岩,然后再继续上路。全程90KM,居然有70KM都是上坡路,曾经的火山地带骑得我都快哭了。膝盖完全报废的状态,只能咬牙坚持着,唱起了军歌。最终撑到了港口码头。
第一次坐这种渡轮大船,不仅能装小车还能装火车。到了海口已经是半夜了,很巧合的是上船之后我的单车就爆胎了。我们去海南大学找胡海。一年多没见这个家伙居然胖得臃肿。第二天收到他的款待后,他就坐当天晚上的火车回惠州了。而我们也在海口休整了一天后才出发。当时海口雾气特别大,潮湿得让人受不了。往南边走之后还好一点。
休整了之后,骑车也比较顺畅了。海南骑行的公路修得特别好,都是通罗马的柏油大道,即便是爬坡也很轻松,和广东那些山比起来根本就是小玩意。我们在文昌的东郊椰林看到一堆堆的椰子树,而且椰子糖的工厂在附近,所以总能闻到一阵阵椰奶的香味。去博鳌的路上还遇到了一个经济警察,60多岁的老人家曾经是越南战争的特种兵,包里还珍藏着当初的匕首。他练过功夫,所以力度很大,掰手腕我完全不够他来。他说他是东郊椰林有名人物,叫我以后去的话可以爆他的名号。我听了之后不禁吸了一口气,果然高手在民间。
基本一路上我们都沿着海边的路走,海南的气温就像初秋那样,微凉微凉,特别舒服。我们还体验了一次冬泳,然而水温比气温要冷得多。另外,海南的高速是全免费的,所以我们有一段路跑上高速去了,不然的话又是绕山路。高速的路更好走,骑车速度可以很快都不用担心。然后缘分地遇到了134.8的路标。
一边欣赏海景,一边骑车,实在是惬意。我觉得多年以后肯定还要回来一次,骑完整个海南。
在三亚逗留了几天,我们去了亚龙湾,天涯海角还有南山文化旅游区。至于蜈支洲岛等岛屿就没有去了。途中我们也出现了一点点分歧,不过还是协调好了。最后我们坐大巴从三亚回到海口,在海口休整了一天后便去机场。这是第一次在机场过夜,也是我第一次坐飞机。当飞机起飞的时候,我没有紧张,只有倦意。不到一个小时就回到广州,想想我们骑了这么多天,也是够呛的。广州刚好冷空气来了,所以一下飞机冷得一逼。
整个路程下来见到了很多,吃到了很多,也认识了很多骑友。其中还有几个广工校友,相逢都是一种缘分。后来我把这段经历手写成了一篇游记,不过至今还没发布。当时三师妹叫我带点东西回去,然后我便带回一瓶海南沙子给他。后来也把游记摘出了几段给三师妹看了看。她非常感动和感谢。于是乎跟三师妹不解的情缘就慢慢开始了。
我在那边拍了很多照片,把一部分都洗了出来送给了身边几个人。逗逼倩还特地发了个朋友圈歌颂一下这种精神。
结束行程之后,我们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开启寒假模式了。寒假的时候一部何以笙箫默又火了整个青春。我不愿意将就这句话深深印在了脑海里。对我来说,随意吧。至于糕糕,好像那时候开始就不怎么联系了。
to be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