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补听课记录,又不想造假,今天听了《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同课异构的两节视频课。通过两节课的观看对比及思考,对什么是一节好课,自我专业发展的瓶颈在哪又有了新的认识。
第一节课是山东师大附中的一位貌似教龄更长的老师上的,从中国克隆猴视频导入,以伞藻形态介绍入手,提出实验设计任务1伞帽有假根决定还是由伞柄决定递进到实验设计任务2由假根中的细胞质决定还是由细胞核决定,自学另外三个实验,汇总四个实验的结论得出细胞核的功能。有结构决定功能过度到细胞核的结构。自学课本,并指认细胞核模型,详细讲解染色质,核孔。最后小结练习。整堂课中规中矩,但伞藻及其他三个实验的处理让我深刻理解了重点突出的含义,学生参与度不高,特别像真实的课堂,没有作秀痕迹。
第二节课是首都师大一位明显更年轻的老师上的。她也是从克隆猴视频导入,再让学生阅读教材四个实例总结细胞核的第一个方面的功能,紧接着引入了大量课外资料,让学生一点点透过资料得出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控制遗传的蓝图,这些资料的来源未知,但是作为一线老师,我都觉得新鲜当然也有很大的难度。老师语言抑扬顿挫,肢体语言也很丰富,通过积分不断鼓励引导学生思考回答,最后通过小组合作,用橡皮泥建构了一个细胞核的模型,并展示。
后台很多评论许多人更喜欢第二节课,有活力,调动学生参与。从教师学习角度,我认为前者更容易模仿,从学生角度,更容易被基础学生接受,且可以很好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系统化。后者对学生的分析,思考等能力要求更好,当然,你也很难模仿学习,因为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需要背后大量的科研背景信息,总而言之,对学生教师的素质都要求很高。
通过两节课,再反思自己的课堂,从语言呈现,教学认识理解,我比较像后一位老师的风格,但是,在生物科学的完整性上,我极度欠缺,从而不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信息来开阔学生眼界,促进学生深入思考,因而,好的想法全部不能落地,现在我的课堂变成了前者的样子又死劲想往后者靠的两不像情况。初入工作,我都有一些思考,耐不住自己完美主义,好高骛远,问题发现很多,想解决并想做好的太多,去操作时又被高难度吓退了,至今,问题还是问题,没有一点进步。其实,就是缺少聚焦。倘就课堂设计,就专业知识等一方面做到八九十分,现在我应该也是名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