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
昨天晚上的时候,看到李子柒回归的视频,说不出来的感慨。
刚看李子柒视频,是在高中的时候,那时候爱看美食视频,在微博经常看她和密子君,每次拿到手机,就是刷微博看她们有没有更新。后面接触抖音,微博就被搁置了,再之后李子柒越来越火,我却不怎么看了。可能心境不同,浮躁不安的心很难平静下来看这么长的视频。
后来李子柒停更,我又开始找她的影子,我看过桃子姐,看过滇西小哥,看过闲不住的阿俊。透过他们,我试着寻找初代白月光的影子,或者说我在寻找童年的影子。
刚刚看完了李子柒回归后的视频,有网友评论说:“三年前好多人说她会被替代,这几年过去了,一个能打的对手都没出现。”说来也巧,昨天刚完成我人生中很有意义的一个事情,于是拿起手机,正好看到李子柒回归的宣传。这让我感慨,虽然我已经不怎么看她的视频,也不怎么关注她。缘分就是这么妙不可言。
最近特别疲惫,心里藏着事,回顾过去,时常觉得后悔。刚好最近想看一本比较深刻的心理学上的书,心静不下去,看着看着就想看其他的。今天终于沉下心来看书,书中有一个话题;想清楚什么对自己最重要。作者说大部分人是不会去思考这个问题,除非说人生中发生了某个特殊事件,比如遭遇重大挫折、遇到两难困境,导致原有价值体系发生崩塌。作者把这些时刻称为关键时刻。
最近一年以来,我一直在重塑自己的价值观,试着理清思路。这一路很痛苦,但也是极其宝贵的,更要紧的问题是我要为我自己收拾烂摊子,这很直观,好像一夜之间我就长大了。
塔勒布在《反脆弱》中曾提到这样一个故事:教皇问及米开朗基罗,他成为天才的奥秘在哪里,尤其是他如何雕刻出来大卫雕像。而米开朗基罗的回答是:“这很简单。我只是剔除了所有不属于大卫的部分”。
那种亲手改造自己,同自己的劣性做斗争,寻求平衡又出发的瞬间发生了无数次。我向往美好,追逐美好,如果美好太容易得到,反而庸俗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