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城市出来时,不太适应,面对着很多的压力,开始对自己很不满,也不太自信,做了这样的一个决定好与不好,都要自己去承担。
不知是自己太心急,还是担心什么,心情处于压抑状态,向几个要好的朋友倾诉,在在行约见了一位专家,效果都不是太好。
有天晚上好友跟我聊起,如果别人知道你现在变成一位打工者,他们还能像原来一样对你吗,会不会在背后嘲笑你,曾经那个牛逼的人摔了下来,也没想象中厉害,过年回家遭受各种冷言冷语。说实话这点真没想过。做生意那几年从没高调过,也没看不起任何人,自不会想太多。
当你处于压抑,焦虑状态,你倾诉的对象一定是这方面比你强比你厉害又比你懂的人才能为你开导。
刚上班那一会,观察过这一条街的人流,比起我之前那家商场,租金的对比,人流不知好多少。琢磨着自己能不能在大城市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店铺。
之后对好友提了这事,来了一句老板请你是去上班的,这些问题都不用你去考虑,把本职工作做好就行, 难不成你去人家那是探路的,还是拿人家试工,我还真没这么厉害。
瞬间无语,思维方式明显不在一条道上,我阐明自己的观点后,默默不出声,争讨只会伤了两人的感情。典型的在其位谋其职,只做自己份内事。
像这样我们是说不清楚,两个人的立场不一,想法自然不同。
休息跑去批发市场转了一圈,还是有想法想以后自己做。问了好友男性,他在广州工作多年,也有一些人脉,想让他帮我打听一下各地的热闹街区,如有店铺出租,告诉我,然后去看看。
不知道是我的信息有误还是什么 ,一直问是不是真打算自己做,如果是,以他的了解在附近找店面肯定能找到。然后跟我说了很多专业的问题,前期准备,货源稳定性,后期发展,如何经营,管理模式,实体的各困难,你都做好准备了,说得头头是道,比我专业的多。
听了特别感动,有人提醒自己,也让自己不能随便出手,之后又想了想,觉得他所说的是保险思维。框架又太大,以我目前的能力还不够,所以对于我作用不大,真不用担心太多,不一定现在非做不可,但可以先打听,多去了解市场,为今后做准备。
从这两件事之后,我反思着,总说自己找不到路,原来是问路时找错了人。所以你的倾诉对象没找对,给出的意见就不够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