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时,有蛮多点都挺有感触点,其中,特别喜欢作者提到的一个建议:
在一个多元的社会。我们预先设定了彼此是完全不同的个体,所以这个“同意”或者“不同意”不完全重要,重要的是后面的那个“因为”。类似的,美国人给建议很少用“你应该(you should),更多的是“如果是我,我会(I would),因为我的意见对你可能不适用。
说到这个建议时,会让我想到在头马当点评官或者语法官时,总是用到you should,you should...现在想想有点像是一个长官给自己的下属说,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会有点点不礼貌。下次可以说,你可以试试..也许会更好,或者如果我是你,我可能会...这样不仅让人感觉舒服,而且也礼貌呢。
另外,阅读这本书,发现作者是一位才女,读书,看电影,学习英语,写作,主动拜访他人了解背后的故事,乐于分享,也向读者们推荐了许多书籍和电影。
她说:我喜欢城市,大概是喜欢在城市的街道上行走,漫无目的地走。看形形色色的人努力地生活。她喜欢看努力地生活,因为她本身热爱生活,也是一位努力的作者。
(默默想说:发现一位宝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