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讲一个好故事,是现代社会的必备的一个“神技能”。无论是员工忽悠领导加薪,还是老板忽悠风投拉钱,“讲故事”都是说服别人的一种好方式。所以,讲故事在生活中很常见,做个PPT要讲故事,跟面试官聊天要讲故事,想推广产品要讲故事,想拉到风投同样要讲故事。
讲一个好故事,给你带来的可能是一场精彩的演讲,可能是一份不错的工作,也有可能是几百上千万的投资。老罗在讲故事,伟大的安妮在讲故事,乔布斯每次发布新产品也是在讲故事。讲故事在生活中如此普遍,以至于我这个一直不太会讲故事的人,也想聊聊如何讲故事。
我一直很羡慕那种张口就能说故事而且说起来滔滔不绝的那种人,我脑子里也有故事也有情节,但真要我讲的时候却经常讲的逻辑混乱支离破碎,更别说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声情并茂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了我好久,直到前一段看完了台湾学者许荣哲的《小说课》,突然有了一种恍然大悟醍醐灌顶的感觉。原来故事可以这么讲,原来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也没有那么难,下面就来聊聊我“学讲故事”的心得。
首先说一说,如何三分钟讲一个完整的故事?
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应该是每一个演讲者写作者的心愿,所以曹植的“七步成诗”成了千古佳话。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快速地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呢?古有“七步成诗”,今有“七问成事”,也就是说,只要你完整地回答关于主人公的七个问题,就能三分钟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下面以凡尔纳的《八十天环游世界》为例,说说这“七问”:
1、目标是什么?在《八十天环游世界》里,主人公福格和人打赌,要在80天环游世界一周。
2、阻碍是什么?主人公被认为大盗,被警察阻拦;为了救陌生人耽误行程。
3、如何努力?为了赶时间,主人公冒险骑大象抄捷径;搭火车飞越断桥,险些丧命。
4、结果是什么?成功环游世界一周,但晚了五分钟,输掉了比赛。
5、有什么意外能让结果变好吗?令人意想不到,实际上主人公只用了79天零5分钟。
6、意外发生,情节转弯。地球自转形成时差,主人公向东走一圈,实际花费总天数会少一天。
7、结局是什么?主人公不仅赢得了比赛,还因为好心肠抱得美人归。
以上这个“七问成事”法,我以前在公众号里简单分享过,这个方法简单实用易上手,非常建议大家模仿学习。这里我还想针对这个方法补充一点:为故事的主人公设置一个“原罪”,从而增加故事的宿命感和深刻性。这里的“原罪”其实是主人公的性格标签,无所谓好坏之分,但却是决定主人公福祸命运的根。
还举上面《八十天环游世界》的栗子,主人公福格有两个明显的性格:勇于冒险和助人为乐,这是他的性格标签,同时也是整个故事的原罪。没有冒险,就没有故事开头的赌约,同时也没有故事中的骑大象抄捷径、搭火车飞断桥,也就没有了完成赌约的可能;没有助人为乐,也就没有了主人公一再被耽搁的旅程,也没有了主人公最后抱得美人归的美好结局。
两相总结你就会发现,主人公这两个原罪,一方面是他的牵绊和阻碍,另一方面又是他不断前进的动力,甚至为意外的发生和结局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可以说,是“原罪”在统领着整个故事。同样的原理,每一个小说中的人物都有原罪:阿甘有原罪,他智商不够无法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同时他又极度执着让他收获美国式的成功;杨过有原罪,他天生叛逆与姑姑结为夫妻尝尽爱情艰辛,同时他又极为痴情所以最终能和小龙女相偕隐居。
机智的朋友可能一眼就看出来了,“原罪论”说白了就是因果报应宿命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似乎是老掉牙的话题,但是你又不得不承认,这是听故事的人们可以接受的最好结局。如果是坏蛋打败了英雄,好人死光光,那这样的故事还会几个人愿意看呢?
故事的魅力不在于因果报应的不断出现,而是英雄突破阻碍不断前进的过程以及意外带来的戏剧效果,崇拜个人英雄的好莱坞大片你看一眼就能猜到结局,但是你仍然很享受看片的过程,不就是因为打怪和意外带来的刺激吗?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很滥俗,但是它确实是讲故事的理想模型。如果你想快速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不妨试试“七问成事”;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故事有深度,不妨给主人公加一个“原罪”吧。
聊完了“原罪”,我们再来说说事件与情节的区别。
前面所讲的“七问成事”,解决的是故事的完整性问题,“原罪”解决的是故事的深刻性问题,而“情节”要解决的,是故事的生动性问题。
先来了解一下事件与情节的区别:所谓事件是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事件,而情节则是按照“因果逻辑”安排的事件。举个栗子,“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这是事件,因为它着重的是“时间顺序”;如果改成“国王死了,王后因为伤心而死”,这就是情节,因为它注重的是“因果逻辑”。
如果说事件是一个个零散摆放的积木,那么情节就是榫卯,有了情节整个故事才能慢慢成形。所以,要把故事说得好,就必须适当地将事件“情节化”,也就是要用因果逻辑把事件一个接着一个地紧密联结起来。
那么,构思情节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
无论是看小说还是看电影电视剧,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卷入到故事的情节中去,欲罢不能,势必看到结局而后快。那么怎样设计情节才能像钩子一样钩住读者的心呢?这里介绍四个最常用的方法。
1、敌人与宝藏
无论是中国古典小说《西游记》,还是西方经典电影《魔戒》、《加勒比海盗》,“敌人与宝藏”模式都是探险小说的标配。有句话说得好,“最珍贵的宝藏,藏在最恐惧的洞穴里”,想象洞穴的气氛,就可以脑补这样的宝藏会有多诱人。当你把宝藏交代清楚了,读者会不自觉地代入,强大的好奇心驱使着他和你一同去探宝。
敌人也是探险的标配,没有嘲笑的梦想是不值得实现的,没有敌人的控险也是不值得一看的。没有了敌人,就没有了刺激。不仅虚拟的小说中要有敌人,很多产品发布会都会搬出个敌人来,乔布斯的每次发布会不是先介绍自家的产品,而是先批竞争对手的产品有多糟糕,从IBM到微软再到诺基亚,先拿“敌人”立一个靶子,才能把自己塑造成英雄。鸟尽弓藏,如果没有了敌人,也就没有英雄存在的意义了。
2、意外与巧合
小说好看,在于巧合。看过欧亨利小说的人都会对他让人大感意外的结局记忆犹新,那么如何才能构思如此巧妙的情节呢?重点把握住八个字“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欧亨利的经典小说《麦琪的礼物》中,男主和女主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男主知道女主会给他买礼物,但不知道她会卖掉一头秀发;女主也知道男主会给她买礼物,却不知道他会卖掉祖传的怀表。双向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成就了小说结尾令人意外又让人感动的结局。
想制造意外,还可以通过处理“拙”和“巧”的关系来实现。一种是“弄巧反成拙”,此法常用于宫斗剧中。《甄嬛传》中有一段“皇后诬陷甄嬛与温太医私通”的情节,皇位先是出招提议滴血验亲,后来又暗中搞鬼在水里做手脚,结果两次弄巧反成拙,结果不仅没有扳倒甄嬛,自己反倒吃了大亏。
另外一种是“弄拙反成巧”,常用于励志剧中。例如《阿甘正传》,阿甘从小腿脚不好,受人嘲笑,此为一拙;后来戴了腿夹,被同学欺负,不得不经常奔跑逃命,此为二拙;结果两次弄拙反成巧,阿甘的奔跑让他成为优秀的橄榄球选手,并因此特长成功从大学毕业。如果你再看看郭靖,你会发现《射雕英雄传》也是一部励志剧哦。
3、两难与第三种选择
男生谈恋爱都会被问一个问题:如果我和你妈掉水里,你先救谁?这时候很多人就晕菜了,因为无论选哪个,都有副作用,都会得罪另一方,这就是“折磨”。为什么是折磨?因为这和人们原始的皆大欢喜的本能心愿相违背。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这样的两难问题屡次出现,屡试不爽,说明读者喜欢看主人公被折磨,甚至看人受折磨有一种说不出的快感。
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剧中有个典型的两难:姐弟俩都被圧在废墟中,救出弟弟就会压死姐姐,救出姐姐就会压死弟弟,这样的选择对于一个母亲来说,太难了!
最后母亲救了弟弟,但姐姐并没有死。这样的两难如何处理,于是有了第三种选择:虽然母亲以为姐姐死了,但是依然像活着一样对待,每年给她添新衣新书包,甚至姐姐的供桌上每天都会放一个她死前没有吃到的西红柿。这样的“第三种选择”,不仅成功圆了两难这个局,而且极大地升华了电影的主题,神来之笔!另外,把两难放在小说也是一个不错的手法,比如金庸小说《雪女飞狐》,胡斐的那一刀到底有没有砍下去,谁也不知道,反而成了一个金迷争相讨论的话题。
4、折磨读者的秘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一天你的死党A告诉你,班上的一个男生喜欢你的死党B,并且告诉你这事只能咱俩知道,不准告诉别人。这种两个人分享一个秘密的感觉很奇妙,想告诉死党B又不敢告诉,同时心里又好奇后面事情会怎样发展,这种感觉既痛苦又好玩。这种方法小说中也经常用到,作者告诉你一个惊天大秘密,但就是不让主人公知道。甚至这样的秘密还会一藏几十年,就是要不断折磨读者。
《神雕侠侣》中有一段“小龙女跳崖自尽”的情节,你说跳崖就跳崖吧,金庸老爷子专门还留一个十六字的“钩子”:十六年后,在此重会,夫妻情深,勿失信约“。于是,黄蓉就根据这段话编了一个”南海神尼“的故事,让杨过别自杀等上十六年。这一下子,作者和读者分享了一个”假南海神尼“的秘密,杨过被蒙在鼓里,而读者们却要忍受折磨:如果秘密泄露了怎么办?如果杨过一直忘不了小龙女怎么办?如果十六年后杨过等不来小龙女怎么办……就这样,读者被一个秘密折磨了十六年。
秘密不是不能说,而是只和一小拨人说,让人产生”只有我知道秘密“的优越感。当然,秘密也吊起了人的胃口,产生一种”温柔的折磨“,秘密吊的时间越长,秘密爆发时产生的快感就越强烈,这就是折磨读者的秘密。读者就是这样,看主人公被两难折磨有快感,而自己被秘密折磨同样有快感。
一个好故事,要完整要生动,还要有深度。以上分享的是讲好故事的一些基本技巧,虽然主要拿的是一些虚构的小说举例,但是放在非虚构的现实中同样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