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和微信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交接工作的办公软件
我们自以为世界变大了
其实我们走进了一个更小的盒子
其实我们付出那么多努力,感动的是我们自己
1
我想了想,最喜欢的大概就是初中的年纪。那些年头里,联系人列表里只有几个人。你喜欢认识一个人的过程,也喜欢出现在彼此的口中。也总会有一个单独的分组,留给最特殊的一个人。
所幸的是那个时候没有服务号的繁杂推送,每一声震动都值得我们擦手秒回。每一声问候都夹杂着彼此的赤城,后来也就变成了我们口中回不去的过去。
更大一些的时候,才明白自己是害怕孤独,害怕被冷落。不知道现在的你是否同我一样的麻木,看着99+无动于衷,变得畏惧,也变得有些懦弱。
这些年太多支撑我走下去的力量,来自那几年熹微琐碎的感动。
2
我记得那时有自己喜欢的人,喜欢,但又不敢说出口。习惯在QQ空间里写下我们的青涩懵懂,既害怕有人看懂,又害怕ta看不懂自己的心意。
ta喜欢的歌会一遍一遍去听,ta喜欢的文章会一遍一遍地读。
现在看起来羞耻到说不出口,却正是那时心里最想最想说的话。
初三的那年冬天,朋友告诉我有一场流星雨,我记得我穿着睡衣傻傻在冬夜里等了很久很久。夜空很亮,嘴里的热气也一阵一阵变成水雾,飘离,然后消失。
攥着手机,已经记不清楚我到底是在等流星雨还是在等消息。流星雨没有来,手机屏幕也没有亮过。
后来这件事再也没有提过,青春的魅力大概就在于阴差阳错。
3
回老家,路上偶然遇到一位老朋友。
忽然发现,每天的嘘寒问暖都是陌生人间的擦肩而过,朋友越来越多,但是海阔天空聊到深夜的人越来越少。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一句好久不见憋在口中,最后还是被我们默默咽下。明明很喜欢,事实就是我们的确好久没联系了。
我们的世界越来越大了,却越来越陌生。不过每次相遇,我们都会惊喜的打着招呼。
我很庆幸,庆幸你们还记得我。
4
以前很喜欢许嵩,回到学校我说,许嵩的新歌听了没有?
听了呀!听了呀!我也超喜欢许嵩的。
那个时候很容易找到共同爱好,大家也在听着同一首歌,可能十四五岁的我们都渴望着被了解。我们把自己从里面掏出来,明明白白地摆在前面给他们看。
现在我们也明白自己的孤独,但是我们把真实的自己藏得越来越深。口中声声道出的那个人,根本不是自己。
我有时会产生一种难以排解的孤独感,而且还觉得别人同样感到孤独。 ——《了不起的盖茨比》
经常听到别人带着嘲笑地口吻说出来的“非主流”,却是我心里最最想回去的曾经。
只是没几个人能够云淡风轻地讲出来,那些故事拿来下酒,只怕比酒还苦。
最喜欢的是一个朋友文章中写的话:
可是
那又怎样
生活不易
但是干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