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水平,生于1981年11月20日,笔名岁平,斋号,志恒斋。家住陇南市成县鸡峰镇陈沟村。在读中学时期,一次帮助父母干农活不幸导致下肢骨折。因为当时农村医疗条件落后,医治不及时,感染造成骨髓发炎,致使双下肢一级伤残。同时由于治病中药物毒性及用药过量而致失聪,导致双耳变成听力一级伤残。从此他再也听不到外界的声音,也只能借助双拐行走。
在病痛中度日如年,一度让他失去了生活的勇气。他从小就喜欢书画,在病中他拿起了画笔来书写新的生活。书画,让他忘记了病痛的折磨,也从此与书画结缘,爱上了绘画。生病十余年,坚持自学画画十余年,每日不懈临池。在书画中吸取到丰富的知识营养。在十多年学画中也有幸得到很多书画老师的指点和帮助,加上自己努力,画艺进步很大。最近,又得到甘肃省著名书画家,陇南市成县同谷书画院院长,著名书画家杨立强老师当面指导,画艺又更进一步。
他的作品近年屡获美誉。在陇南市成县残联举办的残疾人书画大赛上获得书画一等奖;在陇南市成县首届农民书画大赛上各获得书画二等奖和三等奖共三次。2O17年十月参加统战部书画摄影展,2018参加成州书画学会会员展,获得佳作奖,2018年12月7日获的首届仁美全国残疾人书画摄影大赛三等奖,成州书画协会会员。2O18年4月26日于甘肃省兰州市心冀书画室培训学习。2O18年6月25日于北京中国盲文图书馆,全国残疾人书画艺术高级研修提高班学习,师从中国花鸟研修院院长徐湛老师学习写意花鸟画,在学习中得到很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画艺又有所提高,加上他的勤奋努力,进步的更快,立志在书画这条路上奋力前行,努力追求心中的梦想,争取达到理想的彼岸。15193920869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高洁之人,灵魂有香气,居室亦有香气!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有所求,有所为,有所忠,方不枉此生!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莽莽红尘,出淤泥而不染者,几人?
《陆游书巢》
陆游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或陈于前,或枕籍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dí,察看),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则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与书为伴,一生足矣!
《书舟中作字》
苏轼
将至曲江,船上滩欹侧,撑者百指,篙声石声荦然。回顾皆涛濑,士无人色,而吾作字不少衰,何也?吾更变亦多矣,置笔而起,终不能一事,孰与且作字乎。
每一个泰然自若的人,都有颗饱经沧桑的心。
《诲学说》
欧阳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然玉之为物,有不变之常德,虽不琢以为器,而犹不害为玉也。人之性,因物则迁,不学,则舍君子而为小人,可不念哉?
玉不琢还是玉,人不知上进,修养和学识便会有所缺失。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人不痴不成事。冷寂湖山寻清绝雪景,非痴人不能为!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所谓知己和贵人,皆是有识人之才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古之有所成者,皆历经苦难,终得所愿。
《孙权劝学》
司马光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