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睡眠、运动”——智力提高三大要素
1岁前要好好陪伴,2-4岁语言中枢,第二语言和母语的学习是一样快的,到了14、5岁时,效果会差很多,因为言语中枢的可塑性差了
内存越大越好,内存小,容易死机,人类的工作记忆也一样
一岁只有成人记忆的1/3,十岁是成人记忆的2/3,不能认为成人能完成的孩子也能完成。
工作记忆容量是儿童期能力的一个有力的预测指标。(简易测量方法:问几个问题看孩子能记住几个问题,即是她的工作记忆容量。)
能用图片不用表格,能用表格不用文字,只能用文字那文字尽量少;给孩子一些多元化的信息表征,让孩子更能形象地掌握
1.可利用性——我们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听不懂是因为他们缺乏和这门学科知识相关的知识储备、背景知识——给予相关背景知识
2.可辨别性:内容相似容易记混淆,怎么办?要增加辨别线索(如:三把相似钥匙的区分,或孪生父母能准确区分他们)
3.稳定性:新旧知识如何牢固知识
如果孩子需要完成复杂的综合题、阅读题、写作文需要高级能力,需要一系列简单规则组合陈高级规则,而简单规则这是由概念规则构成的,要掌握规则必先掌握概念,概念又分为定义性概念(如:偶数概念)和具体概念,具体概念在现实生活中有共同点,通过辨别掌握这类事物的共同点。
如:写作文:好:心理描写要生动、细节描写要具体——但学习困难的孩子不一定能理解什么是细节,因此:哪里有问题就从哪里补,一直往回推,找到最基础的问题。
奥斯维尔:“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
老师上课时要用尽典型,引出新知识,激活旧知识,否则那样的导入是无效的。
上课听音乐促进学习,满足三个条件:1.熟悉的音乐、2.不带歌词的、3.轻音乐
哪些孩子可以很好完成:工作记忆容量大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说明他对以上综合知识掌握的非常好,不需要做很多的练习,也很好!
聪明又勤奋的孩子因为做了很多练习,轻松拿下!
刻苦的孩子因为勤奋也可以,懒惰又不聪明的孩子无法做出来。
教师要想办法好好教。
学习力研究一定要好好诊断、监控和评估,就能把握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
朱书记:1.学习是有原理的,懂与不懂都在那里,学与不学都在那里。
教学首先要寻找学习原理,找到捷径去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
2.因材施教是一条永恒不变的原理。所以学生的问题在哪里,这是最重要,学习动力、能力、毅力。
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用数据去证明,大数据的运用,用软件去诊断学习困难的情况,学习诊断性,用软件去支撑,用软件诊断,用数据去分析。
量表、数据要量化。
3.总结梳理,一年做了什么?明年要继续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