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户部郎中黄日敬是湛若水的学生,他的家族是当地望族,流传下来有《莆阳黄氏世稿》。黄日敬问老师:“日敬天资一般,有幸跟随老师学习二十年了。现在有我家先人的遗稿,请老师阅读赐教。”湛若水说:“我观察也有二十年,大江南北世家大族的文献,没有能超过你们的。”
湛若水某次生病期间,感叹道:“所谓世家大族,不是因为财力雄厚,而是因为代代相传的文献。孔子说:‘夏代的礼仪制度,我能说一下,只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明;殷代的礼仪制度,我能说一下,只是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明。这是杞、宋两国的历史资料和知礼人才不足的缘故。如果有足够的历史资料和懂礼的人才,我就可以验证这两代的礼了。’孔子观察夏代礼仪而感叹文献不足,感叹夏商道德的衰微,后人不能坚守。孔子又说: ‘我希望观察周代治国之道,然而它被周代昏乱之君幽王与厉王损坏了。我如果舍弃鲁国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观察啊!’于是感叹周代道德的衰微,是后代自己去损坏的缘故。礼仪,是文献的灵魂。文献在鲁国,就是鲁国的重心;文献在天下,就是天下的重心;文献在一国,就是一国的重心;文献在一家,就是一家的重心。既然这样,黄氏世稿即黄氏的重心啊!”
有人问:“什么是世稿?”湛若水说:“世稿,即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稿。黄氏世稿,自唐代开始,经过宋元两代,到本朝,一千多年,这稿从六世、十世直到二十二世,作者从刺史公、校书公、状元公直到中宪公有三十七人,写有诗文杂著的有一百四十八人,作为文献,不是很完备了吗!户曹大人尽心尽力于世稿二十年,从而使之增修、光大,是不敢损坏且谨慎守护的人!懂得它是家族的重心啊!对上孝敬对下慈爱都做好了!后人与户曹大人同心同德,那么世稿能够流传至后世了。”
【原文】
莆阳黄氏世稿,今南京户部郎中黄子先世之遗稿也。黄子曰:“日敬也不敏,从先生游二十年矣。辄有先世之遗,惟先生教之。”甘泉子曰:“吾观之亦二十年矣。江之南北之巨家之文献,未有能过之者也。”
甘泉子病间,喟然叹曰:“所谓巨室者,非谓有货財之谓也,有文献之谓也。孔子曰: 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 夫孔子观于夏商之礼而叹文献之不足,叹夏商之德之衰也,后之人不能守也。又曰: 我欲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盖叹周德之衰,而其后自伤之也。礼者,文献之主也。文献在鲁,则为鲁重;文献在天下,则为天下重;文献在一国,则为一国重;文献在一家,则为一家重。然则黄氏稿斯其为黄氏之重乎!”
或曰:“何谓世稿?”曰:“夫世稿也者,世世之稿也。自唐而宋、而元、而国朝,千有余年,其为世自六世、十世至二十有二世,其为作者自刺史公、校书公、状元公至中宪公三十有七人,为诗文杂著凡百四十八,其为文献,不既备矣乎!户曹君运精神于二纪之间,从而增修而光大之,其不敢伤之而慎守之者欤!其知所以重其家者欤!其孝慈兼尽者欤!后之人心户曹君之心,则世稿流光于无穷也已。”辛亥四月
——《莆阳黄氏世稿序》,《甘泉先生续编大全》卷之二
【注】
(1)黄日敬,莆田人,字以简,明正德丙子(1516年)举人,湛若水学生。担任杭州两浙盐运使期间,黄日敬重刻《金陀粹编》(南宋岳珂撰为其祖父岳飞辨冤而作),曾派人到淮安请吴承恩(没错,一般认为《西游记》作者)作序。
(2)莆阳黄氏后来还出了黄道周。黄道周(1585-1646年),字幼平,明代漳浦铜山(现东山县)人,从小居住铜山孤岛中,后有一石室可居,名为“石斋”,世称“石斋先生”。黄道周精通经史子集,为明代闽海一代硕儒,与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相友善,徐霞客对黄道周极为敬仰,称黄道周为“书法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