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日落之间,今天我这样走过
——记录4月26日这一天
文/沈兰
20220426 星期二 多云 农历三月二十六
“记录4月26日这一天”,这是文芳发起的一个写作倡议,也是2012年优培计划当中曾写下的同一个日子,瞬间有些心动。
“起早”备课
这几天眼睛有所恢复,能干些自己喜欢干的事,读读书,码码字,起起早。
你没有看错,我写的是“起起早”。之前很漫长的一段时间,我是连起早的动力也没有的,因为眼睛完全不能用,什么都不能看,连绿色的植物都不行,远方的眺望也不行,更不用说什么读书了。这样的痛苦,似乎暂时告别了——人是健忘的动物,上星期,我才如穿越火线般去了医院,开始了新一轮的激光全套治疗。才几天,我已经大言不惭说告别了。我能够早起了,看书了,煮早饭了,伺候我的花草了,别提这有多美好了。
“早起”也是个魔咒。因为我的早起跟一般的早起还有点不太一样,我醒来便再无法入睡,更不会在床上翻来覆去期盼入睡。我的早起真的很早,可能三点,可能四点。这阶段都如此,今天也是。
三点多醒来,我认真眨眼试探眼睛的舒适程度,这是我每天醒来第一个功课。“感觉良好”,大脑向我传递这样的报告。眼睛舒适,是我这一早醒来的最大福报。没有干涩,顿觉日子赚到了,只是我的眼睛似乎闭得太用力了,可能是睡前用的是凝胶状眼药的缘故吧。
今天不想动,脑子里在翻江倒海。令我自己都惊诧不已,脑海里不可遏制涌现出来的竟是今天的直播课备课。
课昨天已经备好了,复习论说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而后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疑答惑。可昨天临睡时突然觉得,课堂的预热可以从看拼音写词语开始,完成小练习册的前三个部分。这样的话,可能为课堂争取一点弹性时间,这样安排也更浑然天成一些,免得注意力不够集中的同学提取关键信息迟缓,搞不懂我到底在讲哪本作业——我今天要讲这篇文章最后一个段落的两个问题:一个是整个段落能否去掉,为什么?一个是这个段落里引用的名言,有什么作用?有的孩子解答第一个问题时偷梁换柱,把两个问题混为一谈了。今天,我需要进行对比指导,归纳总结。
论述文的谋篇布局大体是相同:指出并解释观点——运用事例,论证观点——总结全文,重生观点。这篇就是严格按照这样的逻辑,紧紧围绕着自己的中心论点来写的。
昨晚已经睡了,我回溯这一天时却发现指导他们订正根据事例填空时,如果对中心论点进行关键词的再提炼:发现——发问——探索——结论。这样归纳总结之后,指导订正指向性就更加明确:“发现”是指最初的细微处的发现,而非他们认为的段落大意的概括。
不知什么时候又迷迷糊糊睡着了,后来又被先生的关门声惊醒了——这声音轻到几乎可以忽略,但我睡得实在不那么好。
他是一个不太注意细节的人,我常常会被他吵醒,也无数次抗议无果,今天他似乎终于真的长大了。那一瞬间,心里涌起感动,赶紧舒展一下手脚,换一个更舒服的姿势,努力培养着睡意。结果可想而知,求而不得。
晨起巡视菜圃
听他上班去了,我也起床了。巡视主卧卫生间,发现我种的两棵番茄不见了,看来他没忘帮我搬到飘窗外去。
疫情影响,这学期两次开学失败,至今如困兽般囚于斗室。一个从没种过菜的人,居然在家里种起了菜。四棵番茄成活了两棵,也是日渐消瘦的模样,看来光有阳光还不成,非得有雨露的滋润。于是,今天把它们迁到了飘窗外。移步过去看看,挺好的,飘窗应该也有承受它们的能力。
我来到另一个通透的卫生间。菜不该种在阳台吗?哈,我们家有个毛孩子西瓜——一只银渐层,明天就是他一周岁生日了。阳台是他最喜欢戏耍的地方,他又特别喜欢泥土和蔬菜的味道,为免受他的折磨,我的菜都种在了卫生间。这真的是非常时期的穷思极想。
我在一个破脸盆里种了三棵辣椒。辣椒的生命力非常强,叶子绿油油的闪着光泽。它们给我些许慰藉,似乎我的种菜计划也没那么失败。为充分利用空间,我还撒下了一些菜籽儿,每天用发酵后的淘米水浇灌。现在它们蓬蓬勃勃地生长着,可一个个都细脚伶仃的——我没有经验,撒的菜籽太多了,它们挨挨挤挤,只能拼命向上生长。它们能长大吗?我不知道,但怎么吃我却已经想好了。等再长大些就给它们间苗,剪下一部分来拌凉菜吃。
毛孩子西瓜
西瓜是我们家的留守儿童,他陪伴我半年有余了。
我由最初的被迫接纳,进而慢慢接受,到而今的宠溺无限。现在,我俩每天朝夕相处,耳鬓厮磨,西瓜成了名副其实的治愈系。我每天瓜瓜、乖乖、臭宝、宝贝各种名儿,换着法儿呼唤他。西瓜呢?则总是以他的方式给予呼应,心里油然而生一种踏实感、被需要感。
菜园巡视完毕,我发现西瓜就趴在沙发跟前看着我。最近正值毛孩子的褪毛期,这姿势给它梳毛正合适。
西瓜看我手里拿着东西就要来抓,我不停地安抚着他,跟他说话:“西瓜,宝贝,最乖啦!”“来,咱们梳毛。”“对,我们就是最乖的!”家里人都觉得喵星人没有狗崽聪明,会配合玩耍,会叼衔各种东西。但我始终确信西瓜也是聪明的,他听得懂我说的话。这不,他换了个姿势,彻底躺平了,任由我从头到尾梳啊梳,梳啊梳。然后,他打了个滚,又换了一面侧身躺下啦。这一刻,西瓜似乎特别享受这件事,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类似于在给他挠痒。我轻轻松松地给他梳理了毛发,发视频给两个孩子看,他们都夸他乖巧,还懂得配合。
前几天,西瓜被吓着了。原以为他的记忆只有三天,可事实证明西瓜的脑瓜子不错,记忆力很强。
今天,他仍然没有把玩耍空间拓展到书房。这可能不仅是因为那天受到惊吓的缘故,我发现他真的如孩子一般总是对未知的东西、未知的领域感到惊奇。一旦熟稔了,他也就没那么大的兴趣了。
自从把卫生间、厨房,书房、阳台等空间打开,任他玩耍之后,他其实并没有表现得像我们闭门锁国时一样——一旦打开,便一溜烟跑进去。你驱赶时还恋恋不舍,再三躲避,企图逃脱最终命运。大门洞开后,他似乎没有那么大的好奇了。而我们成人呢,总是有着各种各样的忧虑,总是无限地放大问题,也总是想着手干预。
我把他爱玩的一个纸箱子搬到了客厅里。山不过来,那就我过去呗;他习惯不过去,那我就让纸箱过来呗。当我把它抱进纸箱的时候,他还是有抗拒的,然后就安静蹲在那儿,趴在那儿,卷在那儿了。当我跟他躲猫猫时,他又一如既往地灵动起来了,先是猫着偷偷地瞧着我,然后躲着不让我发现,等我去看他的时候,就猛地扑上来抓我。如若孩子,伴随的一定是咯咯咯的胜利的笑声啦。这样的西瓜,让我颇为放心。后来,我又从书房给拿了一个塑料袋子供他玩耍。这也是他最爱猫着的空间。此刻,我在书房,他也优雅地踱了进来,到处嗅了嗅,转了几圈出门去了。兴许,飘窗多多少少还是给他留下了些许阴影。
与忘年交的读书互动
昨天,一个忘年交跟我分享了一段音频,是她老年大学的老师在读书日当天的分享。
今天,我如实跟她分享我的感受——
读书日,这几天友圈纷纷扰扰都是它。其实,读书的意义,只有去读的人才知道。
这个是你的同学,还是老师?乍一听,似乎缺了些澎湃的情感与起伏的变化。再一听,倒是更多了份欢喜,可能这就是千帆过尽的从容淡定,是历经风雨的宁静致远吧,赞个[强][强][强]
她怀念着老年大学的充实生活,怀念着他这个老师的敬业与专业,诸如每天布置朗读回家作业,老师先范读发在群里,他们录好朗读音频发在群里,老师一一点评……这样的老师是纯粹地爱着自己的爱好,从事着自己喜欢的事业甘之若饴,没有丝毫负累,只有享受。千金难买一个纯粹,看到他们自己觉得汗颜。
她说,开卷有益。人的成长,认知,洞察一切,甚至能力等都与读书息息相关。发这样的文章,是她对自身成长和对事物的认识息息相关的有感而发。
我认同她的观点与感受,亦希望能跟着她活到老学到老。退休教师无数,但无论见识的高度、深度与广度,她都是独一无二的,虽退休近二十年,但始终紧跟时代没有掉队。虽然有时候的表达烙上了他们的时代特色,但在我心中,她永远青春,思想永远新潮,表达永远合拍,视野永远开阔,看问题永远高瞻远瞩。
她发来一张图片,说她最近在看这本书——三联生活周刊,封面是《人世间》的全家福,主题是:冷暖《人世间》,时代大势与平民叙事。那样一个主题,对于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尤其她那样感性的人,肯定极有共鸣。我相信她一定读得激情澎湃,心潮起伏。
我说自己在重读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她是了解我眼疾的唯一长者,我也直言不讳最近重读这本书是有所考量的,我不想做一个眼盲,心也盲的人。
这本书N年前读过,如今书页都已经泛黄。当年读它,可能没到那个年纪吧,也没觉得多么特别。这次极有共鸣,常常被他的表达击中,觉得他就是个哲学家,娓娓道来生命的意义,真好。
今天,读完了第三部分。他表面说的我们评价艺术,好像习惯于说“像”,而非“好”。像什么呢?像范本,像名家,像真的。“好不好则必牵系着你的心愿,你的神游,神游阻断处你的犹豫和彷徨,以及现实的绝境给予你的启示,以及梦想的不灭为你开启的无限可能。”你看,他说的还是生命与人性。“诗是对生活的匡正”,这不单是针对着社会,更针对着人性。生命的意义是轮回,每个人都得从头寻找。
突然也想起了我们对于学生的评价,究竟是希望他“乖”,还是“好”?“乖孩子的伤最重”。“乖”,遵从的是他人的意愿,顺从的是他人的心意,服从的是他人的要求。“好”则是发自本心,是对自我的要求,是即便缓慢,也努力朝向卓越的路上。答案,其实不言而喻。但,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也不是所有的答案都一成不变。
午休我做主
过12点半,我午饭也没有吃,就开始午睡了。自眼睛患了缺油性干眼病,我每天除用眼药外,要定时进行蒸汽热敷,以促进眼睑分泌油脂。所以,午休是我每天雷打不动的功课,即便很少能够入睡,但努力保证休息的质量是必须的。这样,我才能保证下午日常工作的正常进行。
今天换了好视力眼罩,它比瑟尤丽恩洋甘菊眼罩的挂绳更为服帖,即便侧卧都不受影响。但它的温度要强烈一些,持续性也更久一些。之前受不了它一开始的强烈攻势,好久不用之后倒觉得能接受了,之前使用时眼睛的灼痛感消失了。我猜,这可能不是眼罩的问题。目前,眼睑的口子开了不少,只是分泌油脂的质量还很高。总之,应该是在向好吧。一个小时后,眼罩还有余温,眼部温热、湿润,有种缓过来了的感觉。
起床,喝了一碗营养粥,配着橄榄菜。这不是我对自己午餐的刻意美化,而是“每日营养粥”几个字就清清楚楚地在包装上。这是两人份的小包装,是家人特意为我熬制的,早午两顿正好解决。这其实跟八宝粥差不多,由黑米、莲子、紫薯和花生米等八种食材组成,但比八宝粥好吃。
打开手机,看到老爸咨询宽带缴费的消息。最近镇上除跟饮食有关的店铺,其它都处在静默状态,他已经白跑过一趟了。我不知道他咨询的店铺是否开着,但知道有一家悄悄开着,当即表示由我去替他缴费,免得他兜个大圈子,还可能白跑一趟。
老人家70多岁了,也不容易,需要隔天去斐儿家打打下手——孙儿家有刚八个月的宝宝,宝妈上班,外婆一个人搞不定。可疫情原因,公交即便没有停运,间隔时间也相当相当长,于是他选择了骑车出行。上一回,他骑了一个小时才到盛南。因此,这次他爽快地答应了,平素他是最不愿意麻烦别人的。
我立刻出门,在小区门口骑辆共享单车去电信营业厅。我前不久在这儿装过新的宽带,后来女孩儿又帮我处理过手机卡的问题,比较熟悉。登记过信息,女孩热情地打着招呼,询问着我要办的业务。
报过号码,一查询是移动的,她才明白原来老爸办的是包年,说需要身份证号码。我打电话给老爸,随手把号码记在了一张餐巾纸上。红色的水笔很快渲染开来,等写完有的竟已模糊不清,没等我再确认一下,老爸已挂断了电话。“嗨,每次都这样。”女孩听着我的抱怨,会心地笑了。她一定知道,这是老年人的通病。她手脚麻利,输入号码,告诉我是对的,顿觉幸运十分。
得知老爸已经空跑过一趟,女孩说她今天也是刚刚才出来的,待会儿马上就要关门。整个小镇上就她这一家店开着门,就是想着要为我老爸这样年纪的人来处理包年事宜的。“你看,我的锁都挂在门上呢。”这倒不假,随时准备关门的模样。
说实话,我本来是准备处理一番自己的事情之后再出门的,权当是去散步,让身心灵都得到放松。但又怕忘记了这事,让老爸着急才及时出的门。现在看来,要感谢这一份当机立断。
回到小区门口,我主动出示苏康码,保安夸我说:“你最主动,主动就是福。不然,耽搁的还是自己的时间。”朴素的话语,道出的却是真谛。这样的句式貌似能延伸出很多,这就是史铁生说的“好”吧。
课之日常
一回到家,我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作业已经积压了很多份,不但有昨天的订正,也有今天刚热气腾腾完成的。
平素,我会随时随地批,避免眼睛辛劳。可今天日子一点点过,文字一点一点码,书一点一点读,倒是挤占了批作业的时间。每批一份作业,只要孩子认真,不管对错,我都会奖励一个大拇指。但凡有问题需要点评,一定会加上一个“宝贝”。瞧,作业还没有批完,却已经收到了孩子们“下次作业我一定注意”之类的反馈。
批改完成,我开始听课,今天要听第16课的两个课时。迄今为止,我已经打开第三本练习本来听课了。紫色、浅绿、浅蓝三本本子被我用双面胶粘贴在一起,成了一本厚厚的听课本。我不知道未来的日子,我还是否需要打开第四本。
《表里的生物》这篇课文是冯志先生回忆童年的散文。“表里有生物”?围绕这样一个主题,他用明、暗两条线索编织全文,明的是时间顺序,暗的是自己的心理变化:疑惑、好奇、猜测、证实猜测、产生新疑问、自己想象解答疑问,展现了一个儿童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想象世界的美丽世界。
我认真研读着教材,认真着地做着教材解析与阅读批注。明天,孩子们听完第二课时网课后,我也要进行笔记分享,并帮助他们进行复习与再梳理。
五点,我打开电脑进行今天播课教案的再修改,预约腾讯会议。六点,我们开吃晚饭,这么早自然是为直播课让路。六点五十分,我准时坐到电脑前,打开耳麦和摄像头,并提醒孩子们也打开,跟他们进行课前互动。七点,直播开始,鼓励积极互动,我也放慢语速,尽可能诠释清楚。七点三十,照例拿起手机拍摄一张云合影。七点四十,和最后一个孩子挥手道别,查看聊天互动,每次看到一个个“再见”都会觉得人间值得。
回到班级群,进行直播反馈,布置明天作业。一天,就真的必须结束了,因为眼睛早已经抗议了。
这些文字,我分成好几个时段,一个时段一个时段完成的。日升日落之间,今天我这样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