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看到KK下月来武汉的消息,让我激动不已,他的《失控》这本书告诉了我们要用生物学而不是机械学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科技想要什么》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科技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而《必然》这本书更是对未来的展望,介绍自己的所思所想和未来的预计走向。我用两个晚上的时间,重新翻阅了《必然》这本书,感觉跟周末刚看完的吴军老师的《智能时代》相辅相成,告诉我们如何把握住未来,今天把《必然》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简介
作者凯文·凯利(常被大家称为KK),为《全球概览》(乔布斯喜欢的杂志)的编辑和出版人,之后担任《连线》杂志主编,并在诸多重量级杂志发表多篇科技文章,为全球科技迷们狂热追随。1994年,其预言未来科技发展的传奇著作《时空》横空出世,十几年来,文中所指相继出现。2010年《失控》中文版问世,即在中国互联网界引起轰动,而KK更是堪称为互联网发展的“风向标”。
而《必然》这本书为KK对未来20-30年的展望,这不是一本科技著作,也不单纯是一本思想著作,而是一个智者倾尽全力为未来30年人类命运做的一次掐算。本书循序渐进的讲解了互联网这个物种不断变迁的12条道路:形成、知化、流动、屏读、使用、共享、过滤、重混、互动、追踪、提问、开始,每一章都独立都又有着联系,值得深读。
感受
说实话此前这类书籍我看起来就如同嚼蜡,最近两周给大家推荐的《互联网世界观》、《智能时代》都是如此,但其实这些在科技领域而言,这些书都已经足够白话,还带着一定趣味了。但正是我反复提的一句话,我们需要不断去适应那些明知是好的,但此前不适应的事物,这才是成长。
必然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分为了12个独立的章节,而每个章节之间又有着千层万缕的联系,一步一步的对未来进行展望,第一个章节为“形成”,最后一个又为“开始”,似乎象征着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正如作者所言,互联网在今天其实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未来的科技革命将会是一系列无尽的升级,而迭代的速率正在加速。无尽的升级会将我们又变成一个菜鸟,一个笨手笨脚的新用户,并且更糟糕的是,我们几乎将永远都是菜鸟,因为不断的在进行升级迭代,因此我们需要永远的保持虚心。不过相反,对于年轻人而言,科技的快速迭代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因为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这与年龄、经验都无关系,想通这一点就对快速崛起的90后群体,不会有何不解了。
关于未来,我们感到恐惧很正常,或许后人类时代的智能和技术,我们根本无法理解,如同金鱼无法理解人类文明,而互联网时代近30年已打下牢固的地基,一切将面临更快速的迭代和发展,但我们更应该做的,还是那句话,拥抱变化!下面我将按照个人理解总结KK对未来世界30年的十二大预测。
1.形成(Becoming)
互联网这个物种发展到如今,进入到智能时代,机器将会更新自己,并且随着时间慢慢改变自己的功能。
2.知化(Cognifying)
很多人对人工智能感到恐慌,但真正的颠覆之处不在于人工智能本身,而在于将人工智能置身于普通事物之中,这也就是书中所说的“知化”,赋予对象认知能力。
3.流动(Flowing)
由于信息资源快速的更新,我们想要在全新的领域中取得成功,就需要掌握新出现的流动性,只有保持不僵化的思维方式,才能够致胜。
4.屏读(Screening)
我们在十年前根本想不到,如今对手机的依赖如此巨大,而生活中屏幕其实已经无处不在,我们将从屏幕上读取获得信息,成为屏幕之民。
5.使用(Accessing)
其实最近兴起的巨头企业有一个相通点,商业模式重在使用而不在自己拥有,如Uber不拥有任何车辆却是最大的出租车公司,Airbnb不拥有任何房产却是最大的短租住宿供应商,可见对事物的使用比占比更为重要。
6.共享(Sharing)
而以上举例提到的两家公司,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共享,将从未被共享过的东西进行共享,或者以一种新的方式来共享,是事物增值最可靠的方式,未来30年最大的财富会出现在这一领域。
7.过滤(Filtering)
关于注意力资源,我最近的文章中反复提到,百花齐放的互联时代,内容扩张得越多,就更需要过滤以便使得注意力聚焦,而注意力流到哪里,金钱就会跟到那里。
8.重混(Remixing)
有经济学家说,真正的可持续经济增长并非源于新资源的发现和利用,而是源于将已有的资源重新排列和再利用,而未来文化产品和媒介将是发声重混最频繁的地方。
9.互动(Interacing)
我们现在更多的是人与机器之间互动,而不可置疑的是未来所有的设备都将与人互动起来,如果一个东西实现不了互动,应该就是坏掉了。
10.追踪(Tracking)
当一些智能穿戴设备问世后,很多人其实是不屑一顾的,而物联网的设计正是用来追踪数据的,这也是它处于云端的本质,设备自我追踪将涵盖整个人类的生活。
11.提问(Questioning)
有一个辩题是抛出问题更重要,还是解决问题更重要,而我们说在职场,不仅要抛出问题,更要能够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得到老板的欣赏。但整个思维会导致当问题无法解决时,谁也不愿意提出了。相信在未来答案会变得廉价,而问题变的更有价值,提问比回答更有力量。
12.开始(Beginning)
互联网这个物种已经开始了,但仅仅也只是个开始。
作者孙凌,大学生成长导师,每周推荐一本书,微信号:suno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