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的一生最好的是在学院的时候,因为出了社会就不会再有学院时轻松的时候了。
然而在最轻松的时候我们颓废迷茫荒废了。
人生最好的就是在对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但处于刚踏进成年人世界的我们,完全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既然不懂,又怎么在对的时间去做正确的事情呢?
在社会某个领域的大神们会给予我们建议-读书。
书这一物包裹了世界千千万万数百难以计数的大小事物。
飘零在互联网表面的还不到世界百分之十。
可这百分之十不到的信息我们都应接不暇,既然再多两只眼我觉得也看不过来。
那大神们呢?
那些穿梭在清华北大各个名校的高才学子,以及去国外做交换生的顶尖优秀生。
他们能成为顶尖学子,必定也有他们不同反响的地方,或许有着高深莫测的秘法不成?
而他们对于这问题给出的答案是多看书。
因为通过书本,我们可以在几个小时里学到他人一生的精华。
这还不是最好的秘密武器吗?
可是这世界的书太多了,我们没有办法每一本都能看到,更不能奢望每一本都能很好的转化成自己的。
我们只有在触碰它们的片刻里,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去吸取索要很多的精华,就像古代街头传奇说的那些狐狸精一般,恨不得吸光男人身上每一滴精气来使得自己功力大增。
但时间总是有限的,无论我们怎么哀求它,即使让美人出面,也无法让它再逗留一会儿。
那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有个很好的学习理论-整体性学习理论。
这理论是让我们在两个不相关的知识点找到相通的高速公路。
这句话看着很有矛盾。
两个不相关的知识点,既然是不相关的又怎么找到并搭建相通的高速公路呢?
提出这个理论的那位先生给出了他的学习要点:
。获取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尽量压缩)
。理解(了解信息的基本意思,上下文联系)
。扩展(这是最重要的地方)
。纠错(寻找错误,删除无效联系起修剪作用)
。应用(通过比较,在现实中应用起来)
这里的顺序并非单线性,多线性。
获取的方法有三个:
简化,容量,速度。
删除无用的信息,认真学习有帮助的。
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讲究效率。
伴随测试:我以前看过这个知识吗?
理解的有两个方面:
字面上,深成面的。
伴随测试:我理解其中的意思吗?
扩展有三个方面:
深度扩展(知识背景探究:从何而来,如何得出结论)
横向扩展(找类似结论:有关键性的)
纵向扩展(创造性方式:比喻法,内在法,)
伴随测试:我知道知识从哪来,和什么知识有关
纠错:通过实践,添加一些特殊的例子,删除不实在的东西。(可以通过阅读观点相反的书籍等)
伴随测试:我删除了不恰当的联系和错误的结论了吗?
应用:运用已理解的知识,从而得到发展。
伴随测试:作用到生活了吗?
认真做了下比较,发现我获取信息方面速度比较快,理解较好,准确性待定。
扩展方面很差,因为我从不在意作者是谁,看书也不习惯做笔记总结,一直都是拿到什么看什么。
到目前为止(十八年),认真做过总结的不多于三本。一本企业管理的书籍《成长的逻辑》(对不起,我没记住作者是谁),一本记手帐的《圆梦计划》,一本《如何高效学习》(这本现在在总结)
纠错方面也不行,不看和我观点不同的书。
应用一般,只要有意识的去运用还是效果不错的。只是大部分没有注意去运用。
很好,在新的百日作战计划里来运用这个新的学习模式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