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培训行业呆久了,你会感觉到麻木。
每天都会有人给你打鸡血,告诉你要保持激情,要有良好的状态和心态。于是生活成为一种常态。看似每天激情高涨,热情澎湃,实际是是一种膨胀和飞升。世界都是浮夸的。
你会被经常问到:
你是谁?
你要到哪去?
你的梦想是什么?
你的目标是什么?
你对人生有什么样的规划?
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是的,生活。生活是什么?
百度百科收录了很多解释,我截取了三个:
生存,活着。
生下来活下去。
为了幸福的意义而存在。
三个不同的层面,我想我是喜欢第三个解释的。
然后,人们又会开始纠结,既然生活是为了幸福的意义而存在,那么请问幸福是什么?
幸福不仅仅是指快乐,快感。而是一种长久的喜悦,一种稳定的状态。幸福=幸福感*时间。
有人说,幸福就是鸡吃米,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老和尚爱上了小尼姑。
每个人都对幸福有自己的定义,只是走到后来我们却发现那根本不是我们想要的幸福,我们的生活不是我们想要的样子。
从生下来开始,我们就开始被定义,贴标签。在民间,有个风俗叫抓周,就是1周岁的时候,会放一堆东西,让小孩子来抓,以此来预卜婴儿的前途。从小到大,我们被教育,过度教育。
我们被告知太多“应该这样”“这样是对的”“不可以这样”“这样是错的”。我们都活成了标准的样子。
读书的时候,有人说,你应该像某某学习。谈恋爱的时候,有人跟你说,如何选择一个好男人或好女人。工作的时候,每天都在用励志偶像做激励。年龄大一点,周围的人开始着急,你该买车买房结婚生子了。我们都在被追求一个标配人生。
于是,我们活在别人的眼里,学着自己不知所以的专业,云里雾里。做着自己不喜欢的工作,焦虑。过着自己无所谓的生活,迷茫。
我们每天不停的奔走,上班,下班,吃饭,睡觉,打豆豆。努力活在别人的眼中,以为可以抵达某个远方,最终却哪里也到不了。喝醉的时候,在马路上感叹,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我们常常喜欢自我麻痹,想那么多干嘛,活在当下就好。好一句活在当下,为什么听起来像得过且过。
有人追求功成名就,有人喜欢内心平和,有人热衷极限挑战,有人渴求自由......无论是什么,只要是你说追寻的便好了。
一姑娘问她老妈,我可以不结婚吗?我曾经也问过我妈同样的问题,她开始不说话,我想她还接受不了的。下面是这姑娘妈妈的回答:
生活可以有太多定义,不一定要活在别人的定义里,我可以定义自己的生活,定义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我愿意我是自由的,人最大的自由就是给自己的心自由,跟着自己的心走。今天我要怎么过,怎么活,我得问问自己的心。可是你害怕自己也看不清,怕自己后悔,所以你问别人。而别人的生活并不是你的生活。我能确保自己不后悔的理由是,我跟随自己的心,好坏我全然接受,这些都是我自己想要的。
我们曾如此期盼得到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