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下午教研时间,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我们这所充满活力的小学校园里,给每一寸土地都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我始终怀揣着对孩子们无限的耐心与期待,努力在他们的成长路上铺设坚实的基石。然而,今天的一场小插曲,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教育工作中那些不可预见的挑战与温情并存的瞬间。
教研会的讨论正热烈,手机震动打断了我的思绪,屏幕上闪烁着闫老师的信息:“你们班有四位小朋友在沙坑玩,怎么说都不回教室。”我立刻回复:“请帮我拍张照片”。
几分钟后,照片传来,画面上,孩子们的身影在空旷的平台上显得格外醒目,而我心中却是五味杂陈。我知道,这意味着我需要迅速行动,不仅是为了将孩子们带回教室,更是为了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影响。
随着暮省时间的临近,我提前结束了教研会,快步走向二楼平台。路上,我的脑海中闪过无数个可能的场景和应对方法,但当我真正站在那里,眼前的景象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想。闫老师已经看到了我,简单交流几句后便匆匆下楼,留下我一个人面对这几个看似无忧无虑、实则无知无畏的小家伙。
小七和小右,这两个平日里就因活泼好动而略显“特殊”的孩子,此刻正以一种近乎挑衅的姿态站在栏杆旁。小七的脚上空空如也,小脚丫沾满了尘土,显得格外稚嫩而又无辜;小右则更甚,上衣随意扔在一旁,光着上身,那份自在与周围紧张的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们的笑声在空旷的平台上回荡,显得格外刺耳,那一刻,我几乎能感受到自己心跳的加速和后背渗出的冷汗。
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既坚定又不失温柔:“孩子们,现在是上课时间,我们该回教室了。”但显然,这样的提醒对他们来说如同耳旁风,他们只是转头看了我一眼,继续他们的游戏,眼中闪烁着的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无畏。
我缓缓走近,试图用更加直接的方式让他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小七看到我靠近,似乎有了一丝警觉,但他仍然倔强地站在那里,小脸上写满了不情愿。小右则显得更加大胆,他甚至将一条腿搭在了栏杆上,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挑衅。我的心猛地一揪,那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与担忧,我担心他们会做出更加危险的动作,更害怕这份无知与无畏会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绊脚石。
“小七、小右,你们知道这样做有多危险吗?如果一不小心,就可能发生无法挽回的事情。”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严肃而又充满关爱,试图在他们心中种下安全的种子。但他们的反应却出乎我的意料,小七低下了头,似乎在思考我的话,而小右则咧嘴一笑,那种笑容里既有顽皮也有不解。
我知道,简单的说教在这个时刻显然不够有力。于是,我尝试用更具体、更直观的方式让他们理解。我走到栏杆边,指着下方的工地:“你们看,那里是工人们正在建设的地方,有很多尖锐的工具和建筑材料。如果我们不小心掉下去,会受很重的伤,甚至可能会……”我故意停顿了一下,让他们自己去想象那个可怕的后果。
这次,他们终于有了一丝动摇。小七悄悄地向后退了几步,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安;小右也慢慢放下了搭在栏杆上的腿,虽然笑容还在,但已经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我趁机伸出手,温柔而坚定地说:“来,我们一起回教室吧。那里有更多的知识和朋友等着我们。”
小七和小右几乎是同时伸出了手,他们的手在我掌心中紧紧相握,那一刻,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心中的恐惧与不安正在慢慢消散。我们一起走下平台,穿过走廊,回到了那个充满温暖和秩序的教室。
回到教室后,我没有立即进行严厉的批评,而是利用了一个简短的时间,与全班同学分享了这个小小的“冒险故事”。我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路上都需要学会的责任与自我约束。我看到小七和小右的眼神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认真与坚定,我知道,这一次的经历已经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夜幕降临,我独自坐在办公室里,回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孩子们如何面对生活的挑战与诱惑,如何在探索与冒险中找到那条通往成长的正确道路。小七和小右的“冒险”,虽然让我心生恐惧与担忧,但也让我看到了教育的力量——它能在不经意间唤醒孩子们内心深处的良知与勇气,引导他们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