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愿阅读伴你我长久!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体会到为人母的幸福,就越希望自己能够给孩子带来美好的童年经历。

这是人之常情。

但有时也会令大人们走向另一个极端——

孩子不小心成为家长弥补童年缺失的反噬品。

大人们一意孤行将自己未完成的梦想,加到孩子身上,

希望通过自己对孩子的定制教育,来弥补自己童年时的遗憾。

于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便产生。

图片发自简书App


弗洛伊德曾经说过,

童年经历就如同影子一般跟随人性,内心被压抑的意识会在适当时机爆发。

曾经很多次和母亲探讨孩子教育问题,

当谈到我的成长时,

母亲说,那时候哪有时间管你们呐。

是啊,我的童年就在母亲粗放式管理下肆意成长。

一个瘦了吧唧、黑啦吧唧的小小女生,一整天不回家,在外面狼窜。

捅过蚂蜂窝,偷过小卖部糖果,还和男生打过架弄得头破血流。

那时没被人贩子拐走,真的感谢上苍对我的眷顾。

但到底还是一名小女生,有时敏感的心思只能藏在内心深处不为大人所知。

小学一二年级时,有位女生处处与我作对,

还经常利用班长身份假公济私地欺负我。

或自习课上扔你粉笔头

或班会上公开点明批评你是非不分

这让我很烦恼

迫于对班长“权力”的畏惧,当时的自己敢怒不敢言。

后来这起小学女生之间的纠纷,

在我五年级表姐放学后将这个女生揍了一顿而结束。

至今仍记得这个女生,不是因为她欺负我,

而是因为,她那时读了好多的童话书,故事书,让我甚是羡慕。

特别是她还能将自己看过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出来。

我们关系好时,去过一次她的家,

我被她的藏书震撼了:

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成语故事,各种好看的书充满了她的房间。

为什么我没有这些呢?

因为我的父母说,小孩子上学就好好上,课外书不要看,会影响学习。

而我有个堂哥,因为经常偷偷看金庸小说还有课外读物,导致学习大笨蛋,

更加剧了我父母这一观念的形成。

所以,我只能看着那些喜欢的书,望洋兴叹。

随着不可逆的成长,它们成为我至今的遗憾。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一直在读育儿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作者尹建莉的思维能力和思考能力显然比一般母亲都要强,

所以她在长期的育儿过程当中,根据自己孩子的特性,

摸索出的方法非常具有借鉴性。

其中,作者花了大幅篇幅讲述了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书中将阅读比喻成魔杖,不显山不露水地赋予孩子不同的能量——

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

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出平淡。

这一点我也非常赞同:

阅读,并不是一件看似可有可无的事。

当孩子一旦她养成了阅读良好的习惯,

调动起了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那么浩瀚无边的书海,会让她一生受益无穷。

反过来,这种求知欲又会促进智慧的发育,

使孩子在性格方面能得到进一步的塑造。

古往今来有所成就的人,很多都是在心灵和智慧上超越一般人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从小极其贫乏的阅读经历,也让我第一次走出家门时尝到了苦果。

2004年,十六七岁的小姑娘第一次离开小县城,

由父亲陪着来到北京大都市,参加北京电影学院的专业考试。

良好的文学常识基础让我成功通过笔试,进入面试环节。

大家都说山东学生“高分低能”,而我却用自己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句话。

因为从小到大,所有的阅读积累,只有教科书。

遇上高中学理,天天和公式打交道,更不知天文地理了。

面试当天,我抽到一个题,说:

刘邦曾经讲过自己:“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WTF!

刘邦和子房、萧何、韩信什么关系?!

抽到题的我当时就懵了,因为我真的不了解那段历史。

只记得小时候看过张丰毅演的电视剧《韩信》,只记得他忍下了胯下之辱。

奔溃,绝望!

随便扯了几句,便走出了考场。

记得初试揭榜时,小旅馆树头来了几只喜鹊,渣渣叫。

旅馆老板是个河南人,对住在他家旅馆的考生说,好兆头啊!

但当我面试出来后,只记得北京的天是灰的。

我连榜都没出来,就提前打包回家了。

同时,在赶考的期间,也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看着他们口若悬河地聊着电影,说着自己的理想,我感觉自己好像枯瘪的气球,肚子里什么都没有,就连追逐理想的热情都是凉的。

当时,之所以考北电,是因为想走另一个捷径上大学。而他们中一些,为了能上北电,有的人已考了三年,当他导演系复试一过,请宾馆里所有参加考试的人喝酒吃宵夜,唱歌,诵文,狂欢了一夜。

第一次出家门遇到的挫折,让我压抑在内心深处对阅读的渴望再次萌发!也让我确定了自己的奋斗方向,大开眼界,原来世上还有那么多好玩的事,好玩的人。

我在想,如果从小在阅读中了解到这些,也许现在的我更有趣更有性格。

但一切时候都不晚,就让我用余生来弥补童年时的缺憾吧,愿阅读伴你我长久。

愿阅读陪伴宝宝一生!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