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很郁闷,和自己开公司做主不同,现在给人打工,同样是管理,上面多了一层,不管做到什么程度,总还被挑刺,每次讲又讲不过,反驳吧似乎就是找各种理由,反倒显得理亏。下面也掌控不住,影响力还不够,不说吧人家忽略你,说多了也不是好事,很容易就把自己的老底给露了,一把年纪了比不得年轻人,不管能不能干,学校里硬塞的墨水全在一张嘴上,于是不说也就算了一开口就显得没水准,反被人捏了短。
线上调试个产品是唯独的能压人一头的手艺,可是也就在不停流动的打螺丝的操作工面前有用,好在技术员和领班一直是个空缺,从来就没有留下过超过1一个月的,要做到这个也是容易,故意压着工资和不给指导,让人看不到任何希望感受不到一点点的热情就行了,杀人诛心也不过如此。
窍门毕竟算是投机取巧的手段,没有真材实料,经不起拆解,捂着。外面看起来壳子够硬,只有自己知道就是个软脚蟹。
年关里发了点油米和洗护品,折合起来差不多百把块钱,东西拢一起倒也一堆了,没个好点的工具还不好搬走。要是早请假的,还轮不上,和年前年后分两次发放的年终奖一样,有点四两拨千斤的味道,目的还是想要拿捏,处处都要设个套路。这一手都是打的名牌,是阳谋,所以员工也知道,及时觉得有点恶心人。
可要是别人有,自己没拿到,心里滋味是一定难受的,这个叫福利,不用靠12小时加班去挣,人人都有份的到自己轮空了,就难受。所以有时候资本家不喜欢均贫富那一套,讲究丛林法则是对的,直接告诉你们没有免费的,想要就要付出点啥,纯粹的交换。他就不想对谁好,只要你记住恶就行,哪怕提供情绪价值,那也是付出,宁愿捐给和尚道士,也不给自己人免费的午餐,人心是贪得无厌的,永远满足不了,尤其是免费的,一点不知道金贵,慈善就成了水漂。以前的奴性还是太足,打压可能对00后新生代无用,但是对中老年人那时绝对有效的。
一年多了,外企的门基本上已经被关死,可还是会去关注他们的招聘信息,APP也还是推送,看起来AI还没用到这块,大家都不宽裕,后来也明白有时候就是为了完成一个指标,让这个池水看起来总在流动,让大家都认为没死机,这个共识堪比黄金,完全等同于职场里的认为你行你才行,不行也行。所以定期的看到这样的消息就总也难免还要心跳加速一下,找到恋爱的感觉,再老再丑都还有人在关注,总有个希望在。
现在也不是都那么不堪,起码部门里一堆年轻人,中介送来的临时工里还都是些刚出学校的雏儿,就误以为自己进了伊甸园,忘了行将退休,和他们一起总有一点返老还童的错觉,至于他们怎么看怎么议论,多半没啥好话,好在自己是听不见的,也不可能有人主动告诉,表面上看起码是对待上司的态度,就是不跟你交流,一般都在自顾自的叨叨,和自己儿女也就那样,倒也习惯的。年轻有活力,没有羁绊,一点不受委屈,不开心了直接撂挑子走人,可干脆了,甭提有多羡慕,这么一比自个儿挺窝囊的,底子不够厚,居然还不敢躺平,不干活倒也不是真活不下去,更多的是面子上过不去,老娘还在上面看着,儿子一家还要来蹭吃蹭喝,尤其面对儿媳更加抹不开面儿。思来想去,别说钱财了,能掌控的除了自己的一点脾气,啥也不剩了。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