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日记似的复盘

目录:
-时光日记的灵感
-计划与反思并行
-实践下来一些感悟和收获

-时光日记的灵感

时光日记是一种我对他的称呼,灵感来自于一次线下活动。有个朋友发言时说:

在日本有一种十年笔记本,一页分成10个格子,你每天就写一页的第一个格子,写到第二年,就可以看到前一年的今天写的。以此类推。

我觉得这个创意好,非常好,但是我用的是印象笔记。

建一条笔记,每条笔记就是日期,例如今天是1011(笔记标题不带年份)。

在笔记里,可以写2019年:
然后巴拉巴拉。

等到明年10月11日这天,我还是打开这条笔记,接着写:2020年:
继续巴拉巴拉。

-计划与反思并行

光写日记肯定不行,我总说我们总是在”计划着失败的路上“,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写计划(三件事)比不写好。

所以这样一份笔记就分为两部分,左边是计划,右边是反思。

我的反思也很不一样,我以我的作息为例:
我的是每天5点起床,10点左右睡,保证每天要有7.5小时睡眠(重点:1.5小时为一个睡眠周期)。这样我清醒的时间约为16小时。

我的反思除了每天晚上睡前的总反思,还有两小时一次的卡点反思以及若干我觉得需要反思觉察的时间点。

7点、9点、11点……以此类推。看似繁琐,其实很有用。

-实践下来一些感悟和收获

这样写,其实就是另类的时间记录(做不到柳比歇夫那样)。

但是密集的写,给我自己晚上写反思,第二天写计划做了参考。

哦,原来我今天九点在干这些事。而不是绞尽脑汁在想今天做了些什么。(等来年看到的时候会特别有意思)

而每个时间点的反思,也要分成两部分,比如下午三点,我会先写我1点到3点做了什么,这叫记录,写感受,这叫反思。

同时,我会想想看,接下来的3点到5点我要做什么。这就是计划。

如果你是一年做一次回顾,那更新频率就是一年。月、周、日同理。

但是如果考虑我们的计算机呢?网络呢?未来的5G呢?毫秒级的。

但是我们人脑不可能跟得上机器的速度,但是我又觉得一天更新一次太慢了,就逼迫自己2小时更新一次。

不快,也不慢。我觉得正合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区,我觉得我找到了自己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1.写什么 日常生活中有启发的事情,电影或电视剧的一个桥段。每天听本书,或者书籍 2、怎么写 核心,如实的记录过程...
    胖师爷阅读 3,249评论 2 28
  • 这个读书方法,可能会颠覆你对读书以往的认知|开卷 或许读书已经成为你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读书中也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
    yuqifuli阅读 5,535评论 3 13
  • 我是一位冥想家。 我也终于成长成读书时大家口中的家,我这里是冥想家哎。 我没等到多久就练就到了这样的本领,别人在聊...
    池池雾阅读 176评论 0 0
  • 若有一天 我躺在冰冷的棺木里 潮湿的泥土拥抱着我 你会不会 在泥土上放一朵玫瑰 你会不会 轻抚我的墓碑 说 我来了...
    倪永孝阅读 180评论 1 0
  • 姓名:蔡江燕 公司:海南蔚蓝时代实业有限公司 组别:365期谦虚3组学员 【日精进打卡第92天】 【知~学习】 《...
    浅简的阅读 10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