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初夏,燥热的重庆似乎总是容不下和煦的春天。
她看了一下手机的还书通知,匆忙带着从图书馆借来的几本书赶往图书借还处。一身再简单不过的装扮,T恤、运动裤。图书馆高高的阶梯似乎没有阻止她的脚步,摸到钱包,翻出一卡通,“滴~滴,哔~”门禁发出不算悦耳的声音,她熟练地进入了图书馆。
“你这拖鞋是怎么回事?”一旁坐着的管理员语气不善,用手拨弄挂在鼻尖上的老花镜,反光的镜片让她看不清这位大叔的神色,只能瞥见他皱起的眉头和渐渐从靠椅上坐直的身体。
“额,不好意思,我忘了”她有些局促,也有些懊恼。局促是因为穿拖鞋,懊恼是因为这貌似不是第一次了……
拖鞋的“污名”何来?
最早人们认为拖鞋起源于日本,其实不然,拖鞋是发源于印度的,我国早在南宋时,就有关于印度这种最早期拖鞋的记载。而古时拖鞋最早多由木制,称作“呱嗒板儿”。其后在中国的盛行就要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了。
有诗云:“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说的就是当时谢灵运改造木屐。至于如何传至日本,就不得而知了。而沿至近代, “光绪、宣统年间,沪之男女,夏日辄喜曳之”,也是常事了。
而现代意义上的拖鞋则是始于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法国塑料拖鞋的问世。
而今天,在中国的每个地方都能看见穿拖鞋的身影。而其“污名”由来,可能大多数人都能说出两三点。无非在于大家认为,其一,声音大,特别是在图书馆这类地方,就更是榜上黑点;其二,拖鞋是休闲用品,不正式,很随意,给人不尊重、没修养的感觉。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声音大,那为什么高跟鞋在图书馆、教学楼畅通无阻?很随意,那为什么上课不穿西装?
在采访时,在学校周二上午8点至8点半这短短半小时内,来食堂就餐的同学中,有2双高更,12双拖鞋。上午基本在这个时段来就餐的同学基本都是有课程安排的。根据食堂一楼卖餐点的大叔介绍“食堂每天早上,大约有一千人左右的人流量,很多人是没有早餐习惯,或是没课的”。由此可以发现,穿拖鞋的人不在多数,自然也不是少数。
拖鞋“污名”何意?
人们的感受,似乎总是千篇一律。
“如果老师穿着拖鞋进教室上课,你是什么感觉?”社会学的李同学这样反问我。她表示,穿拖鞋进教室是对老师的不尊重,自己班上也有个别同学穿拖鞋,如果同学穿拖鞋,就是不严肃,这不好。
“我个人认为穿拖鞋进图书馆这种行为是对知识的亵渎,与大学生身份不符”在学校图书馆管理人员进出的韩大叔如是说道。“我只是按照学校的规章制度在履行自己的职责,但我自己看来,仍然不赞同穿拖鞋进图书馆”。
在提到那为什么某些中国大学,或是国外某些大学是不存在这样的规定时,韩大叔表示,这可能与文化背景相关。他反复强调“素养”一词。
不难发现,人们这样认为的根源就在于拖鞋根深蒂固地被认为是休闲场合穿的,不正式;就是只要穿拖鞋就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还是那样几个问题:穿拖鞋一定就是不尊重吗?如何界定休闲场合与正式场合?学校非得是个严肃古板,容不得一丝自由的地方吗?
图书馆本就是个博大而包容的地方,它可以容得下不同的知识,那为什么容不下这颗求知的心,仅因为穿的是拖鞋?
拖鞋?妥协?不,我拒绝
清人徐珂认为:“拖,曳也。拖鞋,鞋之无后跟者也。任意曳之,取其轻便也。”这种“任意曳之”的定义,本身就反映出拖鞋无拘无束极其休闲的精神。它从不代表着不尊重或是无敬畏。
“这些同学其实心里可能没有一丁点不尊重课堂的意思,只是这样的行为有些让人怀疑他的态度”管委会唐老师说道。其实大多数同学的内心对于穿拖鞋这一点是不怎么在意的,他们不认为这有什么不雅,反而更多地是一种解放和自由。
今天的拖鞋不代表邋遢,不代表不尊重,甚至连随意都算不上。因为,拖鞋的风行越来越成为一种时尚,不管我们有没有裹挟其中,但是,那从来不是人们可以曲解的理由。随意永远不是随性。
今天,我们无意否认制度,而是希望生活在这样一个极具张力的世界里的我们,可以,更为理性地思考这一事件。
我们质疑的不是认真的态度,不是求知的渴望,而是知识的偏见。
拒绝偏见,为拖鞋正名。
“不好意思,我忘了”
“你知道图书馆不能穿拖鞋吗?”
“我知道,但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