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都挺好》一夜间火遍大江南北,朋友圈,某乎,各大公众平台对于此剧的探讨层出不穷。抛开原著,今天我们来看看,作为家中的老大,他们都在想些什么。
苏明哲,苏家的长子,清华的毕业生,斯坦福的高材生,拿到绿卡定居美国,妻子美貌贤惠,女儿乖巧机灵,怎么看都是人生的赢家。确确实实当得一句“挺好的”。
然而某天清晨的一通越洋电话,打破了这层美丽的外衣,苏母的离世,让这个外人眼中无限风光的家庭差点陷入分崩离析。
苏母离世,苏父无家可归,离家十年的长子义无反顾的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准备将父亲接到美国。
然而一片孝心首先在媳妇儿这里被驳斥。得知公婆不愿照顾月子而故意撒谎不来美国,让大嫂心生不快,得知明哲欲将父亲接到美国更是觉得明哲冲动。
没有考虑住房,没有考虑女儿还小,没有考虑照顾者,更没有考虑到语言的不通,医疗的保障,只是因为身为长子的责任便一口应承下来,实在是头脑发热,行事不计后果。
这样的事情在明哲身上数不胜数,已经失业的明哲为了面子,撒谎对明玉说其实是因为准备换大房子才耽搁了苏父来美国。年薪12万美金却一口应承不卖老房子,全资买三室一厅,原因也是“我是老大嘛”。当需要重新为父买房却缺口20万时,不考虑大嫂母女二人在美国的生活执意让大嫂汇款回国,等等,都是因为他是苏家的老大。
作为苏家的老大,明哲的口头禅是“你们太让我失望了”以及“我是苏家的长子嘛”。那么作为一个家庭的老大,他们究竟都在想什么呢?
简尼尔森的《正面管教》里有一个章节叫做:出生顺序的重要性。如果一个家庭里有多个孩子,孩子的出生顺序对于孩子的性格形成有不可忽视的力量。
说到老大,大部分人对于一个家庭的老大的形容词多半会是“负责任的,领导者,循规蹈矩,有条理,照顾人,保守,好胜”等等。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作为家中的第一个孩子,他们往往会错误的认为自己必须成为第一或者是最优秀的,才能显得自己重要。
小孩子的行为是建立在他们自己对周围人,环境,自己的生活经历的理解上的,并随时做决定,随之形成信念。
在有多个孩子的家庭里面,孩子们会把自己和兄弟姐妹相比较,而且会认定,如果自己的兄弟姐妹在某个方面做的很好,那么自己唯一的生存选择只能是:1,在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方面发展自己的能力,2,竞争,争取比其他孩子做的更好,3,反叛或者报复,4,因为相信自己赢不了,而选择放弃
作为家中的老大,这个顺序位置是产生变数最少的一个位置。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作为老大的孩子从小会被教育成需要承担责任和谦让弟弟妹妹的。当然,在成长的过程中这种教育模式并不是没有例外的,这种例外包括性别以及两个孩子中间的年龄差。最重要的是建立在家庭氛围友好而合作的基础之上。
当两个孩子的年龄差大于4岁,孩子之间的相互竞争会较少,每个孩子的特点都会更接近于独生子或者长子。他们会变成“心理上的老大/老小”。
我回顾了一下自己的成长过程,心态的变化出现在刚刚升入高中的时候。
在妹妹生病的时候我即将升入高中,在妹妹很小的时候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抱起小小的她,将她放到床上,然后开始长篇大论的讲道理。
记不清是妹妹几岁的时候得了水痘,那时候我比母亲还焦急,整夜整夜的不睡觉,为的就是防止妹妹因为瘙痒而抓破了水泡。
一直到这个时候,我的心理都是作为姐姐应该做的。然而就在升入高中之后,我的心态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看到母亲没有原则的宠溺妹妹,看到父亲面对我们姐妹之间的矛盾只会说“你是姐姐,你要谦让”,我嫉妒了。嫉妒的火在我的胸中燃烧,我开始看不惯妹妹的柔弱,觉得这样的柔弱只是用来操纵母亲,让母亲更关爱她的手段。妹妹因为很久都没有去学校,并且因为生病的原因身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而在学校变得比较独来独往,于是全部的心思都用在学习上,渐渐地我开始嫉妒妹妹的成绩。
而这时候的我却错误的分析了原因,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我认为我只能变得更加柔弱,更加索取,就能重新得到母亲的关怀。认为自己在学习上做不到,考不好,才能再次引起父母的关注。
我的身份还是家里的老大,然而心理上已经变成了“老小”。
直到现在,我仍然在老大的身份和老小的心理之间周旋。
当我身边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会出于面子,出于责任,不顾能力与后果的全部揽上身。而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尽可能的一个人扛。
当所有一切都归于平静的时候,我内心渴求关注的需要就不断上升。
然而我真的用对了方法吗?
当我带着自以为的“委屈”“不甘心”“难过”而对身边人进行责备的时候,我传达出去的真的是正确的情绪吗?
这让我想起曾经看过的一个演讲,题目叫做“妈妈,你说你爱我,但是你对我大声吼叫的时候真的很丑”。
生活中我们多少人是用着这样的情绪去索取自己想要的结果的?结果怎么样?你得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