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产品在不断迭代的过程中都是一直在加功能,却很少想到的是减掉没用或者少人用的功能。
那究竟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把一个功能砍掉呢?
1、功能上线后数据表现平平,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使用该功能的用户数寥寥无几;
2、功能上线后无人运营,或内容不再更新;
3、功能上线后Bug过多,导致用户反馈不好。
寻找产生问题的真凶
找到的问题所在那就可以对症下药,那么评估是否下线的前提,分别判断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
1、如果是由于用户无法感知到这个功能,就需要通过产品改变设计元素进行适当引导、站内通知用户、添加更新提示、运营人工提醒等方式告知用户。
2、如果是由于体验差而没有人使用,就要通过产品优化交互方式来减少操作成本,提高操作效率,让用户使用该功能时能够快捷方便。
3、如果是由于产品Bug较多或容易奔溃而不用,那就把Bug修复好,解决奔溃问题,提升代码质量,提升操作响应速度。
4、如果是由于运营、内容没有跟上,就积极和相关部门负责人沟通该功能的运营成本、运营计划,以及需求是否符合运营策略要求,如果不符合,就继续改动优化,达到能让运营启动的程度。
最后,如果以上4条都做到了,运营也积极跟进执行,但数据仍旧表现不好,内容填充也达不到预期,那么就可以做最后一步了。
心狠手辣砍掉产品功能
要么这个功能是一个伪需求;
要么是内部沟通不到位而开发了错误功能,导致运营无力可使;
要么是当初的需求有了大方向调整,导致没有后续运营跟进,内容不再更新;
要么就是该功能到了生命周期的尾声用户不再使用了。
判断出以上原因后,再和领导和需求方确认无误后,果断砍掉,不用犹豫~
看完觉得好的请点一下喜欢,觉得有意思的可以打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