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李克富老师的《我已经放弃了“抛砖引玉”的奢望》,我闭上眼睛变成李老师,体验了一把李老师的感觉,。
每日一篇文章,需要提前构思确定主题,写出来再修改,谈何容易?组织点评活动,是为了让大家在三个月内有所突破,自己如此努力的为大家付出,可有学生竟说:“您每日如此辛苦的涂鸦”,看到“涂鸦”二字,李老师当时就感觉窝火、憋闷,这个学生竟如此无知没有礼貌,真想要当场斥责他一顿,又担心对他有所伤害,只能忍气吞声的讽刺他几句,感觉此子不可教也。
屋漏偏逢连夜雨,李老师又碰上了一位博导朋友,他向李老师炫耀他的学生“英语比汉语好、搞人际关系的能力比专业水平高”,李老师内心禁不住酸酸的、愁闷,忍不住脱口而出自己的学生连谦虚和礼貌都不知道,无心说出以后,又后悔不合师德要求,李老师又感觉到内疚自责。更令人郁闷的是,这个朋友还故意向他炫,让李老师看他学生发的短信,称呼“老师及师母”,这是何等的受尊重,两下一比,李老师感觉更郁闷了。人就怕横向比,越比越不平衡。
李老师不仅生学生的气,想想自己也很气人,自己说自己涂鸦,还怨学生说自己涂鸦吗?就比如称自己老婆为“贱内”,自己都不尊重自己,还指望别人尊重你吗?
李老师在自责的同时,又觉得作为老师要为学生负责,必须让TA明白“涂鸦”的意思。于是虽有点犹豫,但还是发出了微信,给TA讲明白“涂鸦”的意思。可惜对方没有回应了,这就让人产生了猜疑。没有看见还好,若是看见了故意不回应,TA是什么意思?TA是对李老师的教育教育不屑一顾呢?还是感觉李老师事真多?或者自己感觉羞的无地自容?李老师又陷入了新的担心后悔中,悔不该随便教育对方,泼出去的水收不回来了。
李老师背着这个思想包袱,一遍遍看对方有没有回复,陷入了对未来的担心焦虑不确定之中,焦虑指数不断蹭蹭上涨。最后总得找个说法安慰一下自己吧,“三人行必有我师”,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吧。
不知我对李老师的共情是否共到了点上?也有可能体验到的与李老师相去甚远,其实都是我自己的感觉。
作业:分析为什么“微信发出去了,至今没见回应,我的焦虑指数蹭蹭蹭上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