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月光族群体越来越庞大的今天,每个月能存下1000块钱,相信你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的同龄人。早早学会攒钱,这不是一件坏事,所谓开源节流,有了足够的资金储备,我们才能更好实现资产增值。
我可以简单分享我大学期间的理财试错经历。我刚上大学之前的那个暑假,遇上了15年的大牛市,当时城里村里,男女老少,几乎所有人都在讨论股票。年少无知的我也跟着小跑入场了,投了3000多块,结果嘛。。。。。。
好了,别提了。
之后我就一直惦记着要把我亏掉的钱赚回来。在这之后,P2P火起来了,我就又禁受不住诱惑了,好在大学主修金融,后面慢慢有了风险意识,在P2P开始暴雷前全身而退。之后就把大部分资金放在理财通投资理财型保险,5%的收益还是挺香的,只是这一年比一年少1%。到去年某一天点进去看:wtf?怎么只剩3点多!!!果断赎回买了债基(后面会说这只鸡 )。
在买理财型保险的中段,用500块钱买了只央视50指数基金试水了一下,发现收益不错。后面大概是大三的时候,开始进行基金定投,一直坚持到现在有两年多的时间了。定投的金额也不多,每两个星期投一次,每次的金额在100-300之间,平均每个月400的样子。这只基金兜兜转转跌得比原来的点位还低,可是靠着定投拉低成本,到今天依然获得了12.66%的收益率。
后面大学毕业后有了稳定的收入,重新对自己的投资产品结构进行了梳理,又增配了许多基金,并且调整了自己存款、低风险资产、高风险资产的比例。
其实透过我的经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没有人是天生会理财的,所有的经验都是在实践过程中慢慢摸索出来的。我们完全可以借用这1000块钱的资金一边投资,一边慢慢培养自己的理财意识。在各种各样的投资品种中,我比较推荐大家进行基金定投,根据我自己的投资经历,我认为定投对培养投资习惯是最有帮助的。定投的方式比较适用于指数基金,而且首次接触建议选择一些宽基指数基金进行定投,所谓宽基指数指的是沪深300、中证500、上证红利这类不限定在特定行业中的指数。银行指数、医药指数这类窄基指数与特定行业相关性太高,面临较大的行业风险,比如乳制品业的三聚氰胺,白酒业的塑化剂等。这类指数基金建议大家有过基金投资经历,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再投。
而之所以选择定投的方式,而不是一次性投入,原因之一是我们大部分人的收入是周期性获得的,原因之二是我们没法去预料市场涨跌,一次性投入有可能买在低点,也有可能买在高点,而且由于追涨杀跌的惯性心理,事实上可能更容易买在高点。定投同样可能买在高点,但是由于规律投资可以一定程度克制追涨杀跌的行为,整体上要优于一次性投入。再说目前我们普遍推荐的是一种定期不定额的定投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收益水平。简单来说,就是市场越跌,我买得越多。这种投资方式使得你持有的廉价筹码的比例更高,这样你的整体持仓成本也会更低,当市场上涨的时候收益自然更高。定期不定额的投资方法最便捷的是使用支付宝的慧定投功能,之后自己可以再去慢慢摸索其他的定投方法。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定投,定投适合在市场低估时进行,市场估值正常时可适量参与,市场高估时得中止。具体的市场估值情况可以参考天天基金里面的估值表。目前低估的指数应该是上证50、上证红利
当然我其实并不建议大家把1000块全部进行定投,指数基金毕竟是偏股型的,风险较高。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流动性需求构建自己的资产组合,合理分配好各项资产的比例。
初次投资一般风险承受能力较差,最好只定投一部分,剩下先放货币基金(腾讯理财通的比余额宝收益要高)。积累到一定数额又短期不用的资金可以投资于债券基金,这里推荐交银施罗德的“稳稳的幸福”组合(就是前面提的那只鸡 ),可以在蛋卷基金上找到。这个组合配置了大部分的债券基金和小部分股票基金,注重控制风险回撤,年化收益是5-8%。后面等你开始觉得自己风险偏好上升了之后,要追加一部分资金进行指数基金定投,还是买点股票基金就再进行调整。
这些配置下来可能暂时给你带不来多大的收益,但是对于培养你的理财意识以及投资习惯都非常重要。记住,这才是最重要的!说实话我自己定投这么久下来,最大的收获就是心态的转变,从一开始天天盯盘,一跌就不敢多投,一涨就想乱动,到现在心态平和,宠辱不惊。
共勉,希望大家在理财上能少走些弯路。
我是雨窗,欢迎关注个人公众号:知窗,与你分享我的理财成长之路。
发布于昨天 22:37・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