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的确,阅读是我的避难所。我在冬日温暖的房间里,蜷缩在沙发角落里腿上盖着毛茸茸的毯子,手边放着一大杯热热的咖啡和我最喜欢的柑橘类水果,手上捧着书,如饥似渴的阅读。那么多好看我却从未来得及从未意识到应该拿来读的书啊,我仿佛进入另一个时空,仿佛拥有了另一段人生,走进了另外一群人的生命,体会他们的紧张与愤怒,不甘与平庸,看见了那个时空里湛蓝的天空和大朵洁白的云。看见农场里肥硕的牛羊和猪,看见了远处山峦层层叠叠的青翠。看见了长腿叔叔年轻富有而修长美好的容颜,看见了阿迪克斯那样睿智通透又完美的富有耐心的爸爸。看见苏东坡的童年,认识了他那位虽没什么文化但照样通达的爷爷,知识启蒙做的极好的大家闺秀的妈妈,与弟弟真挚又真民心的动人的手足情。
我为伊莎贝拉拥有达西的矢志不渝的爱感到庆幸
为菲利普终于不再爱米尔德尔德而长长舒一口气
我了解了巴尔扎克原来是那么迫不及待爱慕奢华的人
简奥斯汀在当年原来写小说都得偷偷的写,生怕被人发现
斯库特从头到尾都拥有一个温暖又温柔的哥哥汤姆,真让人羡慕
……
阅读这座避难所,太精彩太丰富太多元了,让人不舍得逃离它。现实太苍白让人没有勇气回归,而每次离开避难所不得已回归,都满含无奈。
我总是在无意间怪自己开始的太晚。十年前如此,十年后的今天依然如此。我太害怕了,害怕我就在这样的责怪和追悔中一事无成。我怕我的不自律会让我一事无成。一事无成是个多么恐怖的字眼。不是要求自己多么功成名就,我只是要求自己成为自己,不要随波逐流啊。
罗振宇先生在跨年演讲中提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词“苟且红利”。这个词的意思是:虽然看起来所有人都在做事,但是其中有大量的苟且者。你只要稍微比他们往前一点点,就能享受到的那个红利,就是苟且红利。往回看,真的是,学生时代要想成绩拔尖,无非是比别人多用一点心,无非是比别人多花一点时间。大多数学生不过是做低头装学习的人,实际上脑袋里不知道装的什么惦记着什么。
自由也是把双刃剑,对目标明确,自主意识强的人来说,摆脱了无意义的束缚,他们尽可以大展拳脚。但对于自制能力差,自律性近乎为零的人来说,自由是场灾难,他们只会在无束缚的空间里无所事事,或者被不重要的小事所牵绊,碌碌无为。
机会难得,你要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