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作为一个典型的文科生,文科生往往会干的几件蠢事,我还是心中有数的。
这些毛病无一例外的我都犯过。
最蠢的一件事情莫过于讲话习惯性的绕弯兜圈子,听话的人经常是处于云里雾里的状态。
关于这点,我有一个朋友的趣事更值得一说。
我的一个朋友有一天找上我,劈头盖脸来了一句:不开心了。我自己就琢磨:这两天没惹到她呀,咋就不开心了?估摸着应该是她为了什么事情烦恼。
我就问:你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她回复:你这个人啊,对谁都好。你的朋友一大堆,挺能招我生气的。
我就云里雾里了,慢着,这是来哪一出?我完全搞不清楚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就只能稀里糊涂的顺着回答:怎么会呢,我上次买书还只送你来着。
这姑娘似乎更不开心了,说:你也不问问我怎么就生气了?我就说:那不你说的嘛,我朋友一大堆,对谁都好,你就不开心了。
谁知道姑娘话锋一转说:不是,那谁最近的朋友圈出屏率怎么那么高啊?
哎呦,我总算是明白了。这是我早上发朋友圈惹的祸。问题是,谁能想到这么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啊。
高效沟通已经如此的艰难,更何况是一直绕弯兜圈子?这本领文科生玩起来是溜溜的,理科生就更容易直肠子一点。
文科生会干的蠢事之二是往往考虑理论多于执行力。
他们并不是不执行,而是相对来说难以考虑到执行的实际难度,动手能力不佳。
文科生忽悠起理论,经常是口若悬河。玩起实战,颇有点赵括的纸上谈兵的味道。我就经常噼里啪啦的讲一堆宏观理论以后,事情做两步就执行不下去了。
评论往往比执行来的容易得多。每一个看起来细小的步骤,往往都深藏功与名。
关于这点我对中国教育制度的碎碎念最能够体现了。直到后来自己阅历慢慢多了些以后,发现又是另外一种看法了。
真正使得我告别这种赵括式的纸上谈兵,是在自己真正当了项目负责人之后愕然发现一个真相:理论上行得通的事情,事实上不一定行得通。事实上行得通的事情,当前不见得有足够的资源执行。就算是当前能够执行的事情,执行的如何还是一个问题。
总之,一件事情在结果还没有出来之前,真的是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从此以后,我真正学会少张嘴多干事了。
文科生会干的第三件蠢事是——吟诗作对,活在想象的世界里。
文科生当然不会整天摇头晃脑的吟诗作对,文科生经常干的事情是陷入某篇小说的情节中难以自拔,或潸然泪下,或踌躇满志。
总之,感情充沛细腻,是大多数文科生共有的毛病。文科生的培养路数往往使得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很强。
同样都是看一部电影,文科生非常容易就通过这部电影联想到其他电影,甚至是电视剧,甚至是小时候的玩具,甚至是别人想象不到的东西。
结果就是——经常顾影自怜,旁人往往搞不清楚状况。
最妙的是,文科生往往会干的这所谓的蠢事,恰好同时是文科生的优势。
文科生讲话绕圈子,才会有诸如张仪等纵横家之辈,玩转诸侯于口舌利害之间。
他们也许会感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象,同时这也是文科生特有的“共情”能力。这也是文能安邦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科生有更多的创造“共同想象”文化的能力,文科生有更多的融会贯通的发散性思维。
反之理科生亦然,理科生同样会有往往会干的几件蠢事。所以,真正应该做的不是区分文理科的优劣势,而是少废话二者全拿下。
谁规定文科生就从此只能选择文科知识了?很遗憾,大多数人会自我设限罢了。
学校可以因为专业培养方案人为的对每个人进行文理科的划分,同时我们作为一个复杂的人来说,应该不区分文理科。
只有这样,自己眼里看到的世界才可能是更为完整和奇妙的。
作为一个典型的文科生,我在大量的阅读了理科类书籍以后,发现自己眼里的世界渐渐不一样了。
这种奇妙的感觉难以言表。
还是那句话,学习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去实践吧,这比什么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