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本书,柴静的《看见》
我是在回长沙的高铁上,看了这本书,无意中被书中文字深深打动,原来文字的魅力真的可以穿透纸张,带来不亚于视频的震撼。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书中的一个小节,第三章《双城的创伤》
双城的创伤
甘肃武威市双城,同一班级的五个小学生连续服毒自杀。
这个故事有视频,但新闻,只是呈现了一个框架。更真实的人性在更深层处。这些孩子之间的情感复杂远超过节目中的描述。
连续服毒事件发生后,从省里来过两位年长的心理老师,她们说:“这个年纪的孩子,特点就是以伙伴的价值观和情感为中心。他们这种非常牢固的小团体友情,一旦关键链条断了,就很危险。”
相比这个故事的视频,我觉得文字中展现的东西更多,视频中只展现了一部分。
下面是书中的摘录:
节目里,我们只叙述了因聚会流言而起的故事,但我和老范还知道另外一些细节,这个年级里有很多学生喜欢苗苗,用皮筋勒住苗苗脖子的男孩总是在上课的时候摸她的胳膊和头发……苗苗最反感别人摸她的头发,告诉了小杨,小杨揍了这男孩。
小杨是班上年纪最大个子最高的男生,他十四岁了,苗苗叫他“哥哥”。 在自杀之前,他们吵过一次架,因为苗苗认了另一个保安做“哥哥”,小杨不再理她。她请求原谅,在一个小巷子里遇到,苗苗拦住他说“对不起”,他不理她,往前走。她从地上捡起块砖,砸到自己额头上。小杨说:“血和着砖灰流下来。”他没停脚,继续走了。
后来他才知道,苗苗转身回到操场,到处都是学生,她当众跪下,说:“我对不起杨……”也许她认为只有以这种方式羞辱自己,才会被谅解。
那个出事的聚会上,一个喜欢苗苗的男孩要抱她,小姑娘不愿意。小杨对苗苗说:“让他抱。”
或许是为了让他原谅自己,这个姑娘听从了。她是在自己喜欢的男生要求之下,被另一个男生拥抱,也许还有更进一步举止的时候,被外人看到了。
故事还不止于此,那个聚会集中了几乎全部的情感冲突……那个在我们采访时电话通知宣传部的小姑娘,是当初签了“有难同当”的六个女生之一,她跟苗苗的漂亮和成绩在伯仲之间,聚会上,她当着苗苗的面向小杨表示好感……更细密的人性真相紧紧压裹着,不可能在九天内剥开。
划线的部分我是这么评论的:看了后面你就知道这小女孩为啥这么冷静。凉凉的那种冷
还有,十二、三岁的小孩子对死亡的无知且无畏。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局限在自己的周围,在他们所能接触到的所有书上。
小蔡说:“我们都笑了。” “为什么会笑呢?” “想笑着离开世界。” “死亡不可怕吗?” “不可怕。那是另一个世界。” “什么世界?” “没有烦恼的世界。” “谁告诉你的?”“自己想的。”
在偏远的地区,由于种种原因,孩子们与大人的深度交流几乎为0,包括成年人,当柴静在视频中问家长,你遇到难受的事时,怎么办呢?成年人也是一愣说:不说,忍着。
所以,在学校中开立心理辅导,真是比较急迫的事情。比如视频中出事后,省城来的2位心理老师,孩子们还是很信任的。
有的时候,爱真是需要仪式感,需要交谈,需要肢体接触。
这期节目让我重回电台时光。我收到很多孩子的信。一个小男孩说:“我跟妈妈看完节目抱在一起,这是我们之间最深的拥抱。”一个姐姐说:“这两天正是弟弟统考成绩不好的时候,看完节目,我起身去隔壁房间找了弟弟,跟他有了一次从未有过的长谈。”回到家,小区传达室的大爷递我一封信,是小区里两个双胞胎孩子留给我的,我在这里租住了好几年,并不认识他们,信里说:“我们看了这期节目,只是想告诉你,欢迎你住在这里。”
这一节,我反复看了多遍,为什么几个孩子对苗苗的感情那么深,也是因为他们认为苗苗是一个能理解人,能听别人说话的人。
最大的迷,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