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完了《生生不息》,这本书讲述了雷军从2011年回归金山后,如何带领一家传统公司抓住时代趋势进行企业转型的故事。从濒临易主到王者归来,金山走出了自己的微笑曲线。这是一个传统的故事如何摆脱路径依赖,改变自己的既有基因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乎企业如何进化、实行管理变革的故事。
一家成立三十年的企业,要改变自己的基因,去顺应时代的发展,是一件极其不容易的事儿。掀开这个面纱,整个过程波澜壮阔,它甚至比小米的故事还要惊心动魄和充满质感。只因小米的光芒太过耀眼,才让人忽略了金山的低调和厚重。
如果说小米是一新的创业者拔地而起、激流勇进的故事,那金山更像是一个带领旧部打破窠臼、破茧重生的故事。雷军想以在金山的切身经验告诉大家,一个人或者一家企业的成功从来都不是线性的,没有谁会永远一帆风顺,但是,很多成功都是从既往的失败经验中得到的明示和启发。昨天的失败可以照亮今天的道路,今天的伤痕也将会成为明日的勋章。
雷军作为金山的第六号员工,在这家企业工作了16年,从少年到中年。他在金山几经浮沉,见证过它的高光和荣耀,也经历过它的低谷和艰难,他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贡献给了这家企业。
在和微软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后,金山经历了最困难的时期,很多因理想而集结的金山程序员选择了出走,团队只剩了20多人,账上只剩一两百万的现金,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了,求伯君一夜白头,而雷军的个人理想也从憧憬走向了幻灭。用它自己的话说:这一年我失去了理想。在亲手卖掉自己一手创办的卓越网时,虽然获得了丰富的财务回报,可他像一个父亲卖掉了自己的儿女一样撕心裂肺......
2007年10月9日,金山终于登陆香港主板市场。珠海到香港一个多小时的路程,金山却走了19年之久。和腾讯、盛大等企业上市的万众瞩目而言,金山的上市显得有些安静。他看到金山与伟大这个梦想渐行渐远时,而他却不能带领自己热爱的企业走向更好的未来,他选择了离开。他和金山一起经历了太多太多,早已疲惫不堪。
然而,有些人即使离开了,也从未走远。他一直在关注着行业的发展,思考着未来的方向。他目睹了产业大潮从软件时代到互联网时代的过渡,感受到金山这些年错过了时代的机会,才在抗争路上走的如此步履维艰。当他重返金山,不仅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向,也为这家企业带来了希望和梦想。
他的五步战略“关停并转、包产到户、放水养鱼、腾笼换鸟、筑巢引凤”,帮助金山走出了困局,重燃了希望,并最终涅槃重生。书中有太多值得学习和思考的地方,从企业管理到战略布局,从顶层设计到人才管理,都堪称教科书级的思维和指导。
尤其是,包产到户,将事业部子公司化,授予子公司管理层直接决策,并制定管理层持股计划,同时积极引进外部投资者,鼓励子公司在合适时机单独上市。他深知,在互联网时代,雇佣制度已经无法建立高度的信任和合作关系,而合伙人制度将成为创业公司的主流模式。
这不仅仅是对制度的改革,也是对人性的考验。要授予创业者及一线管理者更多的股权,这就需要天使投资人和企业出资者克服人性的局限,出让自己的利益。而在利益面前,人性的弱点会被放大很多,能做到这一点需要格局和心胸。
在当时的情况下,有些员工对金山的未来没有信心,在员工持股上犹豫不决,而那些在当时选择相信的人,最终都在金山的上市后,实现了财富自由。对于没钱认股的员工,金山的高层甚至自己出钱给员工无息贷款,保留他们三年的认股权,这是大义。
金山,在雷军的带领下,逐渐走出了曾经的阴霾,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旗下分拆的猎豹移动、金山办公、金山云、西山居都在自己的领域成为了佼佼者,并且前三家企业都实现了独立上市。
金山的成功,是战略的前瞻眼光和战术的精准实施的完美结局。除了战术的部署外,支持这家企业前行最核心的理念,是它的企业文化,也可能叫信仰。文化,是一家企业的灵魂,它超越了市场激励和层层制度,将所有人凝聚在一起。
一家企业的文化,往往凝聚着创始人和管理者的主观意志,而金山这家企业的文化,就像是雷军理想主义的一个具象。金山的“理想主义”和小米的“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一样,总给人一种善良的愿望。
《周易》有云:“生生之谓易”,意思指的是,既生而又生,生生不息、革故鼎新,它是万事万物产生的本源。这是大道,更是世间万物生存道。“道”的力量远胜于“术,它支撑了一家企业穿越跌宕起伏的周期,并可以经受漫长岁月的千锤百炼。如果把这“道”的力量总结成两个字,那就是梦想。
人因梦想而伟大,因筑梦而踏实。未来是星辰大海,让我们做时间的朋友,相信相信的力量,永远充满希望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