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母亲

记得读过张爱玲写母亲牵她手过马路的一段精妙文字,那种由隔膜,渴求,疏离,想往等复杂情绪引起的特殊肌肤反应忽然触动了我对母亲的怀想。

我之所以成了现在这样一个极其枯乏,淡漠,无力和无情的人,也许与天生缺爱不无关系,作为家里的第一个孩子,我的到来显得不合时宜,首先性别就令人大失所望,小鼻子小眼的长相更使人大跌眼镜。显然,初尝为人父母并没给他们带来预想中的满足和希望,我出生没几个月,母亲便接着又怀孕了,终于生下了承继了他们所有基因优点的漂亮聪明的妹妹。仅过一年,再次尽如人意地生下了弟弟,密集的生育累坏了他们,于是,只好潦草地把我寄养在外婆家,实际上,由于条件所限,他们忙得昏头昏脑,根本无暇想起最初那个不甚讨喜的孩子。母亲后来跟人回忆年轻时边工作边照顾家的不易:发现幼儿园老师任她的小女儿哭哑了嗓子却不管,很心疼,也很无奈。接送孩子时背一个,抱一个。上班总怕迟到,跑得跌跌撞撞的。下班未走到幼儿园,老远就听见妹妹在哭,弟弟在喊。无论哪个生动鲜活的片段里,都没有我。

上学之前被接回来时,我像一只换了主人的忧伤的狗,落落寡欢,格格不入,总是阴郁,一味沉默常常激怒脾气暴躁的母亲,而母亲突出其来的愤怒和指责使我噤若寒蝉,更害怕她了。

母亲在我的童年记忆中是一块巨大的挥之不去的阴影,我在母亲眼里恐怕是鞋底那粒硌脚的石子,非常不舒服,时刻都欲甩出去而后快。印象中,无论什么时候,母亲面对我的表情都是愁苦和嫌恶的,母亲深邃犀利的眼神看向我时,目光是审视,疑惑和批判的。

我和弟妹们的重大分野之一就是没有体验过母亲怀抱的安全庇护。天真的弟弟常常骄傲地指出一个事实:那是我的妈妈!不是你的妈妈。

家里来客人,一一见过孩子们,母亲热情洋溢地向人介绍她那机灵漂亮的小儿子,小女儿,轮到怯生生的我,突然失去了兴致,索然地说:那是老大!

过年买新棉服,为了表达对妹妹的偏爱和对我的嫌烦,给妹妹的那件总是更贵重一些,更洋气一些。我的那件不知怎么看起来很凉薄。父亲去南方出差带回来几块电子表,母亲挑了一块功能强大的分给了妹妹,分给我的自然差强人意。

外婆家的二舅三姨来我家时,总悄悄问:你妈又打你了吗?

三姨实在看不过去,甚至与母亲吵起来:你再打她,就让她跟我吧。

至于怎样的挨打,只记得在邻居家玩,回来晚了,刚进院子,母亲便高高举起了一根柴火捧,我没有躲,只是浑身战栗着闭上了眼睛。

使人疼痛的不是挨打,而是母亲的语言暴力,她对我抛出了比刀子还锋利的话,至今还记得的是:你是个死人吗?你怎么不去死?跟父亲说:她怎么像个死人似的!这些苍凉的话使我度日如年。

不知是童年的际遇导致了孤僻胆小的性格,还是天生如此,一方面,我盼着长大离开家,一方面,又非常恐惧踏入未知的社会。

一旦有了哪怕一个角落的安身之所,我便忘记了那个家,到哪里都找不到想家的感觉。

当我也老了,母亲成了地道的老太太时,和她相处,仍然很尴尬,她摔坏了腰,起不了床,扶她上卫生间,与她枯瘦的肌肤触碰,忽然理解了张爱玲那段交织着许多人间矛盾的文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母亲生于1940年的冬天,上周末刚过完82整岁的生日,生日的当天我带母亲去了小区附件的一个馆子,母亲吃了一块煎牛扒...
    亚一迪西阅读 6,333评论 42 89
  • 今年是父亲节,朋友们记得给家里打电话。 从来没有陪父亲过父亲节,今天想以一个特别的方式度过这个节日。 以下是我的部...
    回雪日记阅读 3,816评论 0 1
  • 一些情感文会提出这样一个观点,一个女人一生有三个重要的男人:父亲,丈夫和儿子。父亲给予宠爱,丈夫呵护与携手前行...
    婴宁嫣然阅读 1,292评论 0 1
  • 为人母亲,最好的样子该是什么样?我们跌跌撞撞地走入家庭,也手忙脚乱地承担起初为人母的重担,我们收起自己的个性,屏蔽...
    小主正红阅读 4,509评论 7 8
  • 小女儿挽着我的胳膊充满希翼的追问我上幼儿园的故事。我告诉她,我小时候是没有幼儿园的,起先父母上班是把孩子们送到一...
    四月龙子阅读 3,723评论 0 6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