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试卷,听听力,听到一篇有关英语学习方法的理论,觉得很有意思,分享一下。这四个理论是Dr.Krashen的,他是南加州大学的教授,专门研究二语习得。
(1)input输入假说
教授认为,学好外语的根本在于输入,我们英语不好是因为输入太少。什么是输入和输出呢?英语学习一般分为听说读写译,听和读是输入,说,写和译是输出。我们一般会认为,我们英语不好,能力只够应试,是因为我们不会说和写,但是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听和读的内容不够。
这个道理很简单,小孩子在学说话前,大部分的时间是在听身边的人在不停地说,听了一两年,终于才开始牙牙学语。所有语言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如果足够的输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相反,如果一个人长期浸润在某个语言环境中,只要他不是刻意回避,听懂和会说只是时间问题。比如说,我们家乡的高淳话,特别难懂。婶婶从外省嫁到高淳,一开始听不懂我们说话,6年以后,她已经完全能听懂,并且会用一些高淳话了。
(2)i+1理论
即可理解性输入假说。“i”是我们现在的水平,“1”是比我们现在水平高一点的难度。也就是“够一够摘桃子”。这个和我们平时的理解有点不一样,我们会觉得,学难一点的材料,我们的水平才会提高。就比如说,我们应该要去读《经济学人》,要听《VOA》,督促我们快速进步。但是,这样的效果真的好吗?可能对于一些人,比较有效,有一个朋友初中就开始读类似《经济学人》的外刊,不会就查词典,日积月累,她的英语水平特别高,大学生英语竞赛获得了特等奖。
但是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当材料比较难的时候,就会产生挫败感,过不了几天就坚持不下去,就只能半途而废。大一时,我想提高自己的听力,问老师,该怎么练,老师说每天听一篇voa,我也坚持了一段时间。但那些材料比较生涩,语言也比较难,听起来很难受。没有看到什么效果,没过多久,我就放弃了。后来看到知乎里的推荐,换了自己喜欢的,难度小一点的CNN Students news,过了大半年,才觉得耳朵通了,才能达到不看字幕听TED演讲的水平。
(3)narrow input假说
输入的材料和类型以及难度级别在一定时间相对狭窄。
我们学习英语比较范围比较宽泛,在准备考试前很可能听说读写同时进行。也会同时用各种方法,试卷,听歌,看电影。但是却又感受不到自己的进步。其实比较好的方法是,在一段时间用每一种材料内攻破某一项。而且这一项也需要和你息息相关,比如你学英语是为了和别人交流,那就先攻破听力,再攻破口语。如果是为了和别人进行邮件交流,就先攻破读,再攻破写。有时候,带有功利性的学习,才会给我们提供动力。比如说,如果让你学爱斯基摩语,你会愿意吗?如果不是喜欢爱斯基摩文化,恐怕没有人愿意花很多时间去学一个根本用不到的语言。
(4)情绪机制
学习的材料和环境让我们觉得有趣和轻松自如,效果才能更明显。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历,面对我们喜欢的学科,不用花什么时间和精力,我们就能很轻松的记住。但是对于不喜欢的,花了很长时间,背很久可能也记不住。这就是最好的老师,兴趣的功劳。
大一,老师让我们学习优秀学长学姐的学习方式,抓住一切时间学习英语,走在路上也可以听英语文章。我试了一两次,觉得很难,根本不懂,每次一听到,就很困惑,就像噪音一样,进耳却不进脑,过几秒就又开始想别的事情。内心产生了挫败感和无助感,觉得边走路边听听力一定是神技。也并没有获得实际进步。
还有那段时间,早上起床早读,但是读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也记不住什么东西。
后来我才明白,当时没有获得进步的原因有两个,大一我忙着部门工作和各种比赛,还需要适应大学生活,内心有着焦虑感,这种情绪影响了我的专注度。另一个是,我选的材料是课本,内容我并不是很喜欢。也不是我想学的表达。
后记
“学习英语就是靠积累,没有别的方法“”这样的观念需要更新一下了,虽然学海无涯苦作舟,但是不需要爬行。
现在我们的困扰不是学习英语的材料太少,而是太多。新闻,英语,美国大片,美剧,外刊,各种app,应有尽有。即使是电影,还能分为,爱情,喜剧,推理,记录,总有一款是你的菜。所以完全可以选取其中的一种材料,选择适当的难度,再深入学习。听,读,说,写,一个个攻破。在一个轻松一点的环境,开开心心学英语。
等考完专八,我会践行这个理论。选最喜欢的老友记,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复述,来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一段时间以后,我会把我的感悟和体会分享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