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井屋众族亲委托,由瑞龄公第二十二世孙德良、德化、德仕、德勇和德权组成“寻根问祖”寻访团赴粤寻访我祖定祚公迁居江西前在广东的原居住地和其他近亲后裔。现将寻访情况向族亲们简单汇报:
寻访团于2016年3月14日早上8点钟驱车从上犹出发,下午2点到达广东省五华县华城镇河子口村。 经当地钟姓老人指引,我们顺利找到了五华县钟氏文化研究会钟少学会长。我们向他说明来意后,少学宗亲非常热情,立即电话联系五华县钟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春城宗亲来他家相会,并把他珍藏的《钟氏堂公源流志》和一些族谱資料拿来和我们带去的《钟氏三修族谱》逐一进行核对,发现我们《钟氏三修族谱》和他们《钟氏堂公源流志》有关我祖定祚公的历代世序记载完全相同,迁出时间也完全吻合,只是历经三百余年变迁,我祖定祚公的亲房已大多数迁往四川、湖南、江西及广东花县等地,追寻定祚公近亲后裔亦非易事。幸在《钟氏堂公源流志》中发现我祖务儒公之胞弟务敬公有些后裔居住在社背、陶坑等地,河子口、柏塘和陶坑等地也有厚、用、孝、和等四公之后裔居住。拜访柏塘和陶坑宗亲得知,分居各地的厚公后裔大多是从河子口分居出去的。3月15日上午,我们找到现居陶坑的伟军宗亲(务敬公房瑞龄公第二十三世孙),取来族谱資料查看,核实我祖奉公(瑞龄公第十三世孙)原居就在河子口村(原雄牛村),而后率宁祚、定祚、安祚三公迁往江西上犹,其谱資料均有详实记载,务敬公后裔是我们在广东原籍较近的宗亲。随后少学、春城和伟军宗亲带领我们到河子口大治公祖屋神位前祭拜,参观当时名扬四方的瑶上宅和“雄牛挨磨”大宅场老宅基。然后一起乘车来到社背拜访居住在社背的部分宗亲,参观社背老屋和务敬公后裔以明公鼎建的“九厅十八井”大宅场。
下午,少学、春城和伟军等宗亲陪同我们一起前往新兴村嶂下一世祖瑞龄公和二世祖萬里公墓前祭拜。
据宗亲们介绍,今华城镇就是原来的长乐县城,城内保留有些古建筑。于是我们顺便参观了镇内正在更新维修的五华钟氏宗祠、长乐学宫和孔姓祠堂等名胜,并以“江西上犹县园村井屋定祚公后裔”的名义为修缮钟氏宗祠捐资人民币1000元。
寻访中,少学宗亲、春城宗亲以及务敬公部分后裔与我们一起分别在五华钟氏宗祠、大治公祖屋和社背老屋门前合影留念。
通过寻访和相关文献查考核实:我祖奉公(字以上,瑞龄公第十三世孙)及妣谢氏率宁祚、定祚、安祚三公于清康熙末年从广东省五华县(原长乐县)河子口村(原雄牛村)迁居至江西,栖居在南康罗边附近老鼠咀(地名),在那里奉公夫妇去世(宁祚、安祚二公去向待考)。乾隆初年定祚公(字子先,瑞龄公第十四世孙)携妻彭氏率子秀兰、秀华、秀荣和秀茂等从老鼠咀迁至上犹县园村九曲河上安塘窝口居住,乾隆四十一年从九曲河上安迁至园村店下暂居(和张姓同屋),同年定居于現在的寨頂埂墩頂脚下。
此次赴粤寻根问祖之行至此取得了圆满成功,于3月15日18时启程平安返犹。
在此:
感谢井屋定祚公后裔全体族亲的信任!
感谢广东五华县华城镇河子口村宗亲们、五华县钟氏文化研究会会长少学先生和秘书长春城先生的大力帮助!
敬頌钟氏家族枝繁叶茂,世代荣昌!
定祚公后裔赴粤寻访团
瑞龄公第二十二世孙 德良 敬撰
公元2016年03月16日
参 考 文 献:
(1)、《钟氏堂公源流志》广东省五华县钟氏堂公源流志编辑委員会1993年4月出版。(参阅:第72、75、78、79頁)
(2)、《钟氏三修族谱》(主修:秀清)民国十六年编修。(参阅:瑞龄公派袁坑下村均宝房第一世至十四世)
(3)、《瑞龄公派袁坑下村均宝房世系续篇》公元一九九六年编印。(参阅:续篇序言)
(4)、《上犹钟氏垂丝族谱》上犹钟氏垂丝族谱编纂委員会公元二00六年编。(参阅:第四七0至四七一頁)
(5)、《贛南钟氏联修族谱》贛南钟氏联修族谱编纂委委員会公元二00六年出版。(参阅:第52、55、56頁)
(6)、《颍川堂钟氏族谱》第一集(瑞龄系),钟氏堂公发展史编委会编,公元二0一二年三月出版。(参阅:第413至424頁)。
务敬公房部分宗亲、五华钟氏文化研究会负责人和寻访团全体成員分别在河子口大治公祖屋门前、五华钟氏宗祠门前和社背老屋门前合影留念:
【务敬公后裔】
正传(瑞龄公21世孙)
海源(瑞龄公20世孙)
伟军(瑞龄公23世孙)
灼军(瑞龄公23世孙)
灼军之妻
【五华钟氏文化研究会】
会长 少学(瑞龄公21世孙)
秘书长 春城(瑞龄公23世孙)
【寻访团成員】
德良、德化、德仕、德勇、德权。
五华钟氏宗祠门前合影
大治公祖屋门前合影
社背老屋门前合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