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后的小确幸
今天是日更写作第38天,首先为自己的坚持点赞!每天还会把自己的日更作品分享到朋友圈,来记录点滴成长,也希望能帮助一些朋友解决一些问题。
近期,朋友圈有3位朋友问我关于“孩子挑食”的问题。当看到朋友发来的问题时,第一感觉就是小小的幸福,因为自己被需要。目前可以利用自己已学习的知识帮助一小部分朋友。随着时间的推移,阅读及思考的迭代,也许我会帮助更多的朋友解决问题,尤其是帮助我自己。
自己现在是两名孩子的爸爸,一个不到4岁(男孩)、一个快满百天(女孩)。曾经因为工作原因,忽略了儿子的饮食,导致儿子挑食严重。
把自己关进小黑屋,深深的做个检讨,哈哈!不过我知错就改,学习能力还算不错。通过学习加上自己的表演天赋很快就解决了孩子挑食的问题。当然孩子为什么挑食涉及的面比较广,今天我就自己生活中的育儿经验和大家做一个小小的分享。
食物要丰富
首先运用《掌控习惯》一书中“让其显而易见”原则,要做尽可能多的菜品。比如之前早饭饭菜的种类有4种,现在增加到8种甚至更多。增加多种类也不用很麻烦,可以提前准备,也可以在做饭时直接蒸。比如地瓜、山药、南瓜、红枣等。
当然,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吃到或者少吃一些不健康的事物,就可以利用“让它难以看见”原则让“某些食物”尽可能少出现在孩子的视线里。比如:糖果、薯片等。
食物不仅可以吃,还可以玩
相信很多家长和孩子都看过《大卫不可以》这本绘本。书中的大卫用食物拼成了一个搞笑的卡通作品。也相信很多父母在餐桌上,像大卫的妈妈一样对孩子说过:不可以玩食物!
其实,我们需要转换一下观念,食物不仅是用来吃的,还可以用来玩。有不少研究却相互佐证,让孩子尽情接触食物、玩食物,允许他们把玩、挤捏甚至压碎食物,他们会更有可能把这些食物吃掉。
我儿子最喜欢玩“面粉”,懂得怎么加酵母、水面配比、和好之后盖上保鲜膜醒多长时间、面开了之后揉面、用刀切面,做各种形状的面团等。玩的不亦乐乎,还很专注,我感觉这时候面粉发挥的价值远远大于它只是一个馒头。
如果你不想让孩子在就餐时间玩弄食物,可以让孩子在非就餐时间玩食物。玩食物是培养孩子与食物的感情,也是孩子的探索阶段。当孩子长大之后,玩食物就会渐渐消失。
家长做榜样,创设游戏式互动
要想孩子不挑食,首先家长不要挑食。对于孩子不喜欢吃或者第一次吃的食物,我一般会提前设计好。比如昨天自己炒的芹菜,里面放了姜蒜,为了增加孩子的食欲,炒好端上桌子之前我非常夸张的说:哇,今天炒的大力金刚芹菜,里面有姜蒜拌料,只有牙齿特别锋利的人才可以把它嚼碎。吃饭时我重复了好多次上面的话,儿子很兴奋。第一个用筷子夹菜,刚吃第一口因为芹菜难嚼碎想吐出来。我说:哈哈,怎么样,嚼不动了吧?儿子一听:使劲的嚼,最后咽了下去。这个时候要及时反馈:哇,你的牙齿这么锋利,向凶猛的大老虎一样。经过这样的互动,儿子吃的比较多,还特别香。当然,其他食物引导方式也是一样的。强调一遍:对孩子积极反馈很重要。
吃饭时的关键对话
不少家长或老人在看护孩子吃饭时,总会用简单的一句话影响孩子吃饭进度。比如:
这个菜有点辣。
别吃芹菜或者金针菇了,你们嚼不动。
………
可以转化一下:
哇,这道菜今天加了辣椒哎,吃起来肯定特别香,来一起尝一尝!
今天做的香喷喷的金针菇,他需要特别锋利的牙齿才可以嚼碎哦!想信你的牙齿像老虎的一样锋利,吃它肯定小菜一碟,来吧!
耐心
要想引导孩子不挑食,最重要的就是耐心。用游戏互动的方式既能让孩子不挑食还能特别愉悦的去吃饭。
挑食严重的家长也不用过分焦虑。挑食,是孩子成长必经之路。没有小孩不挑食,只是程度不同罢了。只要方法得当,孩子会慢慢的爱上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