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的悲哀,莫过于朝错误的方向埋头苦干,然后美其名曰“勤奋”。
盲目努力,不如停下思考;常立志,不如立长志。成年人最顶级的智慧,是走在适合自己的路上,进退自如,从容有度。
人生只有一次,自己向往的生活,当然值得努力争取。然而同时,人生又是一场马拉松,经不起每天冲刺。
一味埋头拼命,带不来持续成长,反而透支有限的精力,让人生提前走向下坡路。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收敛自己的“勤奋欲”,不盲目苦干。
很喜欢作家吴军的一句话:
“在这个不断贩卖焦虑和鼓吹努力的时代,让自己有机会闲下来,是一种难得的品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前提是你知道路在何方
最近,搜狐CEO张朝阳的一段采访火了。在被问及“有什么建议给到年轻人”,他直言不讳:
“年轻人不要过度努力工作,那会伤害自己的身体。世界是不公平的,有些事不是努力就可以做到,年轻人要客观认清自己,找到适合的路后再努力。”
很多人会觉得“他有钱,他说什么都对”,但也有很多网友纷纷点赞,甚至表示:“这是我听过最实在的话。”
易中天教授曾说:
“努力方向如果是错的,那么停下来便是进步。”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回报。但盲目的努力,一边让人疲于奔命,一边让人看不到回报,最终陷入“越努力,越焦虑”的恶性循环。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前提是你知道路在何方。
相比一味猛冲,最后深陷泥潭,适当放慢脚步边走边看,更可能走出人生的坦途。
选择能够持之以恒的方向
才能形成人生的有效积累
著名推销员乔·吉拉德出生于底特律一个贫民家庭。为了改变贫困状况,吉拉德16岁辍学打工,但凡听到哪个行业赚钱,便立刻趋之若鹜。
20年里,吉拉德做过锅炉工,开过赌场,甚至当过扒手。一直忙到35岁,他没有收获预想的财富,反而患上严重气喘病,背上6万美元的负债。
吉拉德开始反思自己,放下赚快钱的念头。他来到一家汽车经销商,从一名实习生做起。他用随手撕下的活页和一支笔,慢慢积累销售人脉,并且在一次次碰壁中,打磨自己的心态和沟通能力。
3年后,吉拉德以1425辆汽车的成交量,成为全年最佳销售,此后更是连续12年,打破汽车销售的吉尼斯纪录。
成功的人生,本质上是一个由沉淀到蜕变的过程。惟有足够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客观地认清自己,在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里,做出正确的选择。
很多时候,人生停滞不前,并非努力不够,而是内心的随波逐流,造成外在的发展瓶颈。
爱因斯坦的一句话:
“限我一小时解答一道难题,我会花55分钟弄明白这题在问什么。一旦抓住问题核心,用剩下5分钟来回答问题便绰绰有余。”
保持谨慎思考,选择能够持之以恒的方向,才能形成阅历和能力的有效积累。
有计划性地平衡付出与回报
才能避免努力沦为自我消耗
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始终走在正确的路上,惟有通过有规律的复盘,随时调整前进的方向。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有计划性地平衡付出与回报,才能避免努力沦为自我消耗。
《上行》一书里有句话:
“世界只会心甘情愿为稀缺性付钱。”
这世上,稀缺的从来不是努力,而是思考力。很多时候,人们不愿直面损失,只因害怕接受失败的自己。
但正如爱迪生所说:
“承认失败也是一种进步,至少你知道以后哪些事不必再做。”
在这纷繁无常的世间,谁的生活不是摸着石头过河?区别就在于,有人能在明确目标后义无反顾,也能在发觉错误后立即抽身。及时止损不是懦弱,拥有重新来过的勇气,人生才会迎来柳暗花明。
写在最后
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生活艰难,事与愿违,常常身心俱疲。是因为不懂得“变”的智慧。思维变通,脸皮变厚,心态变好,格局变大,才是一个人最大的智慧。
正如古语有云:
“直道可跑马,曲径能通幽。”
很多时候,人生能抵达的高度,取决于思维的高度。
当走到“山泉水尽疑无路”的困境时,不妨转个弯,也许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转变。
♥️
The more I know about the world,
the more I know about you.
人这一生
就是一个不断得到
不断失去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