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咖啡爱好者和文艺女青年,我今天特别激动,因为看了luckin coffee的新推文,它们居然和冯唐一起开了一个主题咖啡馆“撩”。进去大概浏览了一下文章,然后就按捺不住的分享了朋友圈。之后才细细的又读了一遍,并且参加了一下线上读诗送优惠券的活动,心满意足。
激动之余,还是想写点儿什么,不能光看热闹。
说一下这次活动中的一些细节和感受吧。
借势IP人物获取流量
从选汤唯和张震代言,到App的赠好友各送一杯的邀请方式,不止一次感受到瑞幸咖啡获取流量的厉害之处。还能更厉害。
我们把互联网商业简单地抽象为三个要素,产品、流量和转化率。那么,实体商业可以简单地抽象成四个要素:产品、空间、流量和转化率。 ——梁宁
去过几次瑞幸咖啡的线下门店,中关村地带,很多家,但门店很小,WiFi可能也没有,点餐是要通过App选择自提的,经常看见第一次点餐的人很无奈,但并没有掉头走开,而是在旁边老老实实下载App。
我觉得我发现了一个真理(捂脸):luckin开店就是为了让人下载App的!
为什么用户会下载呢?因为打折便宜——性价比永远是最佳的用户体验,甚至可以忽略下载注册带来的一系列额外操作。
咖啡本就有展开实体商业的优势。通过地理位置吸引大批流量,看店面的装修和设施,就能推测它并不想用户长时间泡在店内,尤其是“自提”等暗示效果,基本都是快速完成消费,小坐一下就走了;通过价格优势将线下流量转化到线上,这才是开店的一大作用啊!所以不要怪它环境不好了,本来就醉翁之意不在酒。
互联网产品追求流量,像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一样疯狂。而IP自带流量,所以打造各种IP主题产品,互相借势赋能,也是近来特别流行的做法。
能和咖啡最快联系起来的,就是文艺感。选择汤唯和张震代言,也能够说明瑞幸咖啡期望的目标用户定位。如果这还不够文艺的话……
冯唐,是文艺女青年心中的男神,其粉丝也符合瑞幸的目标用户定位。所以选择冯唐这个人物IP话题为瑞幸引流,势必能够精准的吸引到大批的粉丝向产品转化。
店内风格,也不再同于普通小店的简单装修,而是引入了非常多和冯唐联系起来的内容和物件,真真是做到了精心打造。
看文章,店内所有的设计,都给人一种很“撩”的感觉。冯唐亲笔的“撩”,以及撩绳帘的设计;墙上的字画陈设,也有“撩”字。还有更撩的,书架上的冯唐和朋友的书,尬诗角,“不三”款定制杯套,以及冯唐亲自录制的探店视频,都能看出冯唐在其中的参与度很高,这也给了粉丝更真实的想和偶像贴近的感觉,心中被撩动的痒痒的是一定的。这种感觉,来自冯唐,也转移到了瑞幸。文艺女青年,喝的不是咖啡,是感觉,和偶像一起撩的感觉。
多说一句,连咖啡在借势IP话题这方面也有类似的动作,选择了李诞和papi酱等,但并没有让我多么激动。不是不粉,而是IP人物选择和合作方式上,还是有明显不同。也或许,收割的不是我这样的人群。
活动设计小心机
还是说说这次的活动设计中的一些小惊喜和小心机。作为产品经理,感觉很有收获;作为用户,感觉很享受。
1. 巧妙衔接,从视频引出H5页面
文章内在冯唐视频的结束,放了三杯咖啡,请用户选择。然后文章下方的H5打开后,紧密承接选杯咖啡的引导,而后出现三杯咖啡的画面,且依然采用了视频的方式进行互动,让用户参与感十分强烈,感觉活动丝丝入扣,被引导的十分自然。也因此十分配合的继续进行下面的领券操作。
2. 细节处扣紧主题,吸引目标人群
主题一个字,“撩”。
读诗完成后,按钮内容紧扣主题,“冯唐请客”代替了“领取优惠券”,更大程度地在心理层面吸引冯唐粉点击进入下面的功能,而不会因为对优惠券不感兴趣而流失。
在领券页面,单独定制了相关设计和话术,处处突出和这次活动相关联的细节内容,比如展示咖啡馆名称,以及分享按钮变成了“去撩朋友们”
3. 输入名字,产生关联和影响力
输入名字的设计,很巧妙。对于用户来说,产生了一种和我有关的感觉,生成的图片里,也直接将名字加了上去。因此使用户产生更强烈的参与感和传播意愿。
传播到朋友圈内,图片内的名字,也会有更强的因好友推荐产生的影响力,吸引朋友去了解相关活动。
4. 随机性让体验更有趣
体验过多次,虽然是三杯咖啡,但读诗的结果不止三个,有一定的随机性,而且每次都可以听到冯唐读一遍,没有觉得无聊,不知不觉就玩了好几遍。
在这其中又感受到冯唐的用心,也更增加了对瑞幸咖啡的好感和喜爱。
5. 不忘沉淀流量到App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要将用户引导到App沉淀下来。虽然转化步骤多了一步,但靠着优惠券的吸引力,还是可以极大的提高转化率。而且就算用户暂时没有下载App享用咖啡,手机号毕竟已经事先收集到了,后续召回和转化也有极高的成功率。
以上都是主观见解以及个人收获,不完全客观。
期待以后瑞幸还有更多更好的思路,期待周末去刷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