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每天睡眠时间不够的困扰,无论睡多长时间,第二天总感觉精神不济,以为到了周末可以好好睡觉了,却发现仍然睡不好,到点就醒了,精神旺盛,身体却疲惫不堪,随之而来的是抵抗力持续下降、各种疾病尾随而至。
已步入而立之年,突然有种急迫感,总感觉自己的时间不够,人每天除了工作,近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睡眠中,怎么样能有效提升睡眠的效率和质量,这是我阅读《斯坦福高效睡眠法》这本书的目的,期望从这本书中找到行之有效的小技巧,就算只有一条有用技巧,本书也算没有白读。
斯坦福大学可算是睡眠研究的鼻祖,1989年斯坦福大学出版第一本研究睡眠的教科书,其后睡眠医学研究持续不断发展,已成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截止2017年美国的睡眠诊所已经达3000家以上,从这个数量上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重视起睡眠了。
阅读《斯坦福高效睡眠法》后,总结了本书所表达关键观点,仅供大家参考:
1、最佳睡眠,并不是睡的越多越好,睡眠的质比量更重要,深度睡眠2小时,可比普通睡眠8小时。
2、最佳睡眠与量无关,只有大脑、神经、身体处于最佳状态时,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睡眠。有研究表明,睡眠时间过长反而对身体不利。
3、短时间睡眠受遗传基因的影响,比如拿破仑每天只睡三小时,而绝大多数人都没有短时间睡眠基因,各种提倡短时间睡眠的锻炼方法,是毫无科学根据的,不可随意模仿。违背遗传因素,强迫自己短时间睡眠会影响寿命。
4、优质睡眠关键是入睡前90分钟,保障了这90分钟的高质量睡眠,第二天精神绝不会差。
5、睡眠的五大作用:让大脑和身体得到休息;整理记忆使其扎根于脑中;调节激素的平衡;提高免疫力,远离疾病;排出大脑中废弃物。
6、与休息结合有助于提高药物的疗效:睡觉前滴眼药水修复眼睛疲劳、睡觉前吃感冒药(有些感冒药有安眠效果)等等。
7、通过对梦境的描述可以发现,REM睡眠(快速眼球运动)时所做的梦,多是具有故事性的,并且接近个人真实体验的梦;而非REM睡眠(没有快速眼球运动)时所做的梦多是抽象的,并且不太符合逻辑。
8、打呼噜是用嘴呼吸,用嘴呼吸也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可以有意识采用腹式呼吸法,会有效改善睡眠质量。
9、一定不要忽视最初的困意。明明犯困却坚持不睡,之后就很难再进入到深度睡眠的状态,而且无论睡多久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睡眠质量。
10、睡眠的两个开关:体温和大脑。
入睡时,体内温度下降,体表温度上升,两者之间的差值缩小。这就是实现黄金90分钟睡眠的第一个开关。
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时,体温就会很难降下来,导致失眠,第二个开关就是控制大脑的兴奋度,包括营造舒适的睡眠环境、平缓的音乐等等。
11、我们都生活在一个“难以入眠的社会”,每天使用电脑、工作的压力以及各种各样的外部刺激,都在影响着我们的睡眠。可以从体温和大脑两方面改善睡眠,具体措施:
(1)有效缩小体内温度与体表温度方法,是睡觉前90分钟内沐浴。
(2)睡觉前做些重复无聊的事情,单调无聊的东西会让大脑比较容易放空,减少大脑刺激,如果大脑过度兴奋,是无法快速入睡的,所有,控制大脑,最好放空自己什么都不想。
(3)最理想的状态就是想睡觉的时候就睡,尤其是在晚上感觉到困意时就让自己睡觉,这才是最强大的睡眠开关。
12、重要工作一般放在早上做,效率最高;不吃晚饭也会影响睡眠质量。喝少量酒有助于睡眠。
13、小睡有助于我们快速恢复能量,小睡前五分钟手里拿温热东西提高手部温度,有助于睡眠。
14、午睡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20分钟是最佳选择。
睡眠占据人三分之一时间,如何让这三分之一效率利用到最高,进而影响到其余三分之二时间,至关重要,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一些睡眠技巧,为自己的健康也是为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