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去杭州复诊时坐的清晨5点多的普通火车,到杭州一个小时多一点,耗时是高铁的一倍。
其实这已经是比较快的Z打头的车了,只是才几年,我们就习惯了高铁的快速,慢慢忘了普通火车。
我对火车最初的印象是离开家乡的那个冬天,爸妈带着6岁多的我,怀揣着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些许迷茫,坐上了南下的火车。
那是绿皮车,不仅座位上坐满了人,连过道上、座位下都躺着人。记忆已经模糊了,我当时应该是兴奋的吧,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形形色色的人。爸爸妈妈当时应该是有点兴奋有点忐忑吧,不知道离开家乡以后会面临什么。他们那时也就是不到四十的年纪,和我现在相差不了几岁,我向往一线城市生活但已经觉得自己无法融入了,爸妈应该是鼓足勇气做的离开家乡的决定吧。还好还好,他们离开了家乡。
后来陆续坐过短途火车,再一次长途车是高三的寒假。我当时因为迁户口,身份证没办下来,所以去北京玩坐了火车。大概20多个小时吧,从天亮到天黑,再到天亮,晃荡得我下车后在天安门前都觉得城楼在旋转。
那时我正年轻无知,连高考选学校都是冲着学校名字好听去的。去了才知道是那年刚改的名字,之前的名字打死都不会进入我的视线的,看吧,这就是好名字的重要性。
大学期间我家先生大概把这一辈子的长途火车的配额都用了。杭州到天津,天津回杭州,十几二十个小时,买票还得提前去车站排队,还不是每次都能买到卧铺票。怎么突然觉得我们活在遥远的古时代。长途火车上难闻的气味,混杂的人群,吵闹的声音,oh no,我可不想再经历一次。有时拿着无座的票,连厕所都不敢轻易去,就怕回来座位没了。
和先生在大学时一起坐晚上火车去大连玩。那是看着非常先进的双层城际列车,一夜近十小时的旅程,谁想到这么好的火车上过道上躺满了拿着无座票的人,这些人多半是去大连谋生做工的人。我为我年轻时对他们的鄙视感到羞耻。我们出去玩没有坐票可以选择不去或者改期,但他们不可以,他们不去会饿肚子,所以花一样的钱,我可以坐一夜,他们只能在地上蜷缩将就一晚,还要时不时接受我这样人群嫌弃的目光。
铁路不是简单的交通工具,是承载着梦想的空间,不管是爸妈,还是躺在火车过道里的那些人,都希望能坐火车离开原地有更好的生活,火车就提供了实现梦想的可能性。
现在慢火车越来越少了,梦想实现的脚步会更快一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