妮妮又撒泼了,妈妈着急出门,要妮妮把积木收起来,妮妮当作没听到,继续玩。妈妈收拾完了自己发现妮妮还没有收积木呢。又喊妮妮收积木,妮妮不但不收,还扔的哪里都是。妈妈非常着急,眼看就赶不上车了,妈妈就开始自己捡,可是妈妈一边收积木,妮妮是再次扔出来。妈妈生气了,给了妮妮一巴掌,妮妮躺在地上撒泼打滚的哭,新换的衣服也脏了。妈妈只好重新给她换衣服,穿鞋,等他们出门的时候,妮妮脸上还挂着眼泪,嘴里还哭叫着。
这种情况做父母的可能都遇到过,我们在着急,他在继续做自己的事情,甚至对我们的指令充耳不闻,这还不算,他还会故意做那些让我们愤怒的事情。我们会想这个找打的倒霉孩子。可是打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让孩子暂时屈从,下次类似的情况会依然上演。
我们怎样才能让孩子听从我们的管教,而不是继续破坏呢?此时我们就需要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
这种行为之前给他带来了什么吗?是不是他因此而如愿以偿?
当孩子对我的一切办法都软硬不吃的时候,我是不是就一气之下听之任之了?
妮妮不是第一次哭闹,他以前经常用哭闹撒泼这一招还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妈妈对妮妮的命令,喊叫,都不管用的时候,妈妈很多时候是听之任之,让她继续玩自己的,自己什么时候有时间了,或者妮妮睡觉去了,妈妈就会自己收拾。
当这样去问自己的时候,是不是一切都释然了。妮妮之所以这样,妈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妈妈的态度影响了妮妮的反应。
妈妈着急出门,妮妮是不理解的。可是妈妈比较着急啊,她一边忙着自己的事情,一边喊正在玩积木的妮妮收起积木。孩子不会理解成人的焦虑,他自己玩的正开心的时候,自然是不愿意收起来的。
这个时候妈妈往往会根据妮妮以往的表现产生一个期待:我的孩子不会听我的!我如果一直喊他,他就会哭闹。所以妮妮妈妈并不是停下手头的事情去督促女儿,而是一边忙自己的一边喊孩子,其实这也是不愿意面对孩子哭闹的一种表现。等到时间真的紧迫的受不了了,再去看孩子,孩子还玩呢。这个时候再次要求,并且要自己开始动手了!妈妈感觉自己是忍耐到了一定限度。对于妮妮来说呢?这个时候表演刚刚开始。
妮妮继续玩自己的,当发现妈妈把她的玩具收起来的时候,他就开始反抗,试图通过扔的哪里都是和再次扔出来让妈妈妥协。因为以往当他胡闹的时候,妈妈就不管他了!可是这次妈妈是真的有事情,妈妈着急了,而且妈妈会认为女儿的行为就是故意找打,所以打了妮妮,妮妮的反抗更加严重,他们就像坐上了旋转木马下不来了!
其实,面对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我们首先要做那个跳下来的人。当孩子继续挑战我们的时候,我们只要坚定自己的想法,去执行我们的命令就够了。当我们每次都可以坚定的执行自己的要求,孩子的坏行为就会得到控制而不是恶化。
孩子的坏行为之所以屡禁不止和恶化,恰恰是因为我们自己意志不坚定,说出的要求和行为不一致。让孩子错误的认为只进行抗争总会胜利的,他自然选择努力抗争着。为了孩子不因为我们而被惩罚,请坚定自己的教育信念,言出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