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TL人生系列汇报之15
01 感悟
对于人生的思考,每个人其实都在进行着。随着际遇的变化,这种思考也会有所变化。
我也一样,感觉自己过去好像也一直都在思考,甚至是在按思考的结果在进行着自己的生活。但疫情这个人生的新际遇,让自己产生了一些新认知。
我自己知道,在一两个月的时间里,想把哪怕是自己这样一个普通人的人生思考结果,不管结果质量如何,想把它表述清楚,对于自己是超出能力范围之外的一件事情。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写作过程思绪也混乱,写出的文章也啰嗦不清。
但我还是做了,还是利用“梁言相劝”这个平台向我的朋友们分享了。
因为,我觉得这是我想做也是我应该做的一件事。
在这篇文章写到这里的时候,我仿佛看见我的夫人坐在边上对我说:“这回你就痛快了吧?这回你就没遗憾了吧?”她说得对,但她没在我身边,远隔1500公里之外。
其实现在我最想看到的就是她,想对她说一声谢谢。
在“管理篇”中即将和大家见面的《从平庸到优秀》,是比这个人生系列文章更匆忙更粗糙的一个东西,只花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拼凑”而成了;分享给大家的原因,同理,也是我想做也认为是自己应该做的一个事情。
在这本书的《序》中,我写了这样一段话:
疫情像一面照妖镜,在这面照妖镜面前,一向自我感觉健康、正能量的自己,看到了无私无畏奉献的那些医生护士、战士警察、一线记者、公益人士,甚至是每天顶着严寒和危险在村口和小区门口执勤的人们,或者是每天免费蒸几千个馒头送给隔离中老人的人们,自己从内心觉得惭愧,感觉到自己略带妖性……
所以,去除了许多今天看来很可笑的顾虑,决定就从这个2020年开始,慢慢整理《YTL系列丛书》,把自己关于工作和生活的感受与认知,与自己生命中有缘的人们分享。
这,就是《YTL人生系列报告》的始末。
1月24日我的疫情记忆开始,从2月17日回到上饶开始有时间写这本书思考“人生”这个词,设计“梁言相劝”这个平台,整整两个月时间了。
今天是4月24日,一个月之后这篇文章会通过“梁言相劝”和大家见面。
在这篇文章的最后,再讲两个YTL的小故事。
第一个,就在办公室写下“其实现在我最想看到的就是她,想对她说一声谢谢”,然后点上一支烟休息一会儿想给她打电话时,她就打电话过来了;是去楼下给孩子们取网上买的学习资料,回去途中打个电话问自己在干什么。
我就通过视频让她看了看下面照片中还带着余温的这段文字。其实,生活中这样的小事,就会让自己满足,让自己幸福。
恰好今天中午发的朋友圈,也与“幸福”有关。
第二个故事,是2019年6月1日儿童节,和两个朋友去武汉(对,武汉)玩。这两个朋友就是我在《YTL朋友圈简史》中提起过的“生管之家”里的人,一个大哥,一个兄弟;我喜欢和他们一起玩,因为这会让我觉得我的头发有优势……
6月2日游览黄鹤楼,我们仨合作做了一首打油诗——
故人今聚黄鹤楼,
老杨大杨和小侯。
昨游长江叙旧事,
今悟人生似水流。
还花钱请一位“大师”书写了扇面(因为扇面是买的“大师”的,为的是上面有纪念意义的印章)。
那是自己第一次去武汉,之后因为疫情又让自己和大家一样,把自己的心和这座城市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回首再看“今悟人生似水流”,不禁感慨良多。
两个月的感情和思想折腾终于告一段落了,以一句我特别偏爱的一句话来结束也纪念这段“折腾”,同时也分享给我的朋友们。
“我们都是折翼的天使,唯有彼此拥抱才能飞翔。”
我本残缺,这不是命运的不公,是上天的恩赐。唯有如此,我们才必须需要他人的帮助,也唯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帮助他人。因帮助他人,才能做到相互支撑,因相互支撑,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而唯有人,才会具有人生。
如果我们通过彼此温暖,通过彼此传递能量,
身边的天使多起来,那么,
我们又是谁呢?
不管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会到哪里去呢?
02 感谢
今天《YTL人生系列汇报》就结束了,感谢在过去15天时间里打开“梁言相劝”的每一位朋友。
明天就开始读书系列文章了,每天早上7点会定时推送。
希望“梁言相劝”能成为【一块砖】,目的是“抛砖引玉”,在朋友们关于健康、幸福、教育和心理等问题的思考和学习方面,多开启一扇小窗。
我只是觉得,人进中年,为了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些人,我们应该通过学习或提升,要让自己活的更健康更明白一点。
或许,这是中年人最大的或是最核心的责任……
03 感召
感谢您的关注,感谢我们在彼此的生命中遇见!
不是每一个新媒体平台,都可以有温度。
人生是一个口袋,我们都希望拥有【健康】和【幸福】,但需要在【管理】和【教育】中通过处理他人和环境的关系来认知健康和幸福的完整与本质,更需要以【哲学】和【心理】为基础,遇见和唤醒真正的自己。而【经历】,是我们人生的一条主线,也是我们扎好人生这个口袋的那根绳子。
【健康•幸福•管理•教育•哲学•心理•经历】,周一到周日,每天一个篇章,每天早上7点,准时相伴。
梁言相劝”,是追求美好人生的普通人相互交流、相互劝解的一个平台,我们所有人,都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和他人的帮助,最终完成与自己的和解,与生命的和解。
郑重声明】:创办者除了是其本人“经历”的专家,在从健康到心理六个领域,都只是一个爱好者和刚刚致力于学习的普通人,能力一般,水平有限,看清此言,及时取关。我们不欢迎板砖,但特别欢迎加瓦添砖。
因为,
“梁言相劝”,最终目标是搭建一个读书、学习、交流的平台,创建一个相互唤醒、相互治愈的【家】。
——“梁言相劝”创办人 杨铁梁
关注梁言相劝,阅读《YTL人生汇报》系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