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与【精选好文•故事】专题征文
文/风糖
『一』
乌镇,就像是氤氲着江南水乡烟雾的一个梦境。
古朴的小桥,平静的水面,青瓦水阁里的人家。热热闹闹的乌棚船载着天南地北的游人,大家在小巷穿行,在游船听曲,在桥头远眺,在水乡温婉的气氛中沉醉……
01
在月儿的心中,乌镇本就是一个浪漫的国度。这里的风能黏住过客的思念,这里的雨缠着人们悠悠忘返。
再加上斑驳的旧时光里,矛盾、木心都曾在此读书作画,枕水江南,更为它增添了几分书卷气。
在一个蝉鸣阵阵的夏天,月儿终于见到了她的烟雨江南,梦里水乡。她要亲自去感知人们赞不绝口的这个美丽古镇,一个人。
到达乌镇的第二天早上,从民宿出来,在西栅的一个码头,月儿跟着人群买了门票,聚在这儿等游船。
想象太美好,天气太炎热,每个人都是汗湿衣衫。旁边还有一条路,愿意徒步走一段路进景区的人很少。等待区设有栅栏,人为的让游客仿若走在山路十八弯。
前面的人在慢慢挪动着,月儿有点意兴阑珊。江南水乡的夏天,闷热潮湿,没走几步就汗津津的,即便前面不远,就是湖水,也丝毫感受不到凉意。
月儿用手中的宣传页扇风,正无聊的时候,她突然发现前面隔着两三排有一个青年男子,个子不高,瘦瘦的,只看到侧脸,皮肤白皙,神情忧郁。月儿一下子被他吸引住了。
我好像在哪个地方见过他。
在脑海中苦苦思索,亲戚、朋友、同学,一直想到了幼儿园,搜寻的人群扩大了一圈又一圈,都没有这个人的踪影。
他是谁呢?
月儿的目光紧紧地跟着男人移动,白色的T恤,黑色的短裤,回力球鞋,再普通不过的一个男人,可他偏偏在人群中显得那样与众不同。
对了,他没有背旅行包,甚至没有背任何小包,连大家手里拿的宣传册他也没有,无聊的时候大家都在低头看手机。这个年轻男人却望向远方,与世无争,又有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
他到乌镇来做什么?这样子不像一名游客,是本地人吗?强烈的好奇心驱使月儿的视线紧紧地跟着这个人在队伍中移动,生怕错了眼他就不见了。
慢慢挪到了码头边,工作人员根据游船座位的数目一批批放游客登船。月儿没能排上那条小船,和这个年轻男子失散了。
压下心头那一丝失落,坐在船上的月儿感受到了几分水乡的韵味,小小的乌篷船很慢,好像千百年来它都一直这样摇晃着。扬起发丝的风不知走过了几万里,也是因为对乌镇的好奇才会在这里相遇吗?
03
上了岸,又走了几步,看到了像一个染布作坊的大院子,高高的架子上挂着蓝色作底布满美丽暗花图案的布料,有风走过,像是千帆竞出。
屋子里师傅们在精心绘画、打样、染色,展示传统手工技艺,还有几个孩子也在一旁临摹学习。那专注的神情、细致的描摹,美丽的图案,好像和乌镇的古朴悠然气息融为一体。
“从前书信很慢,车马很远,一生只爱一个人。”
在乌镇,你可以尽情的慢,随意的慢,沿着河岸到处能看到乌篷船穿街走巷,说不清是河水在缠绕着乌镇,还是乌镇在依偎着河水。两边的商铺有着淡雅朴素的建筑风格,招牌多是隶书,茶楼、酒馆、作坊,自有风雅在其中,一时间仿佛时光倒转,不知今夕何年。
月儿在各处逛着,心中涌动着莫名的情绪,像一个经年不见的故人,回到了家乡,陌生中透着熟悉。
她走进矛盾故居,走进王会悟记念馆,走过民国风格的建筑,最后沿着河边窄窄的青石板路漫无目的走着,感受着这花、这草、这风、这人,好像要把所有的情感都融入脚下的青石板路,融入这如梦如幻的水乡。
走着走着月儿看到一个酒吧,样子普普通通,要说特别之处,也就是门口路边都种满了花花草草,连二楼窗台上,也是满眼翠绿,翡翠吊兰还斜斜地垂了下来,宛若一道道绿色的珠帘,风吹过,花影低徊帘幕卷。
酒吧门口的小黑板上写着大大小小的邂逅,不知道是店家还是客人所为。
“我遇见谁……会有怎样的……对白?”断断续续的歌声从酒吧飘出来。
酒吧对面是露天咖啡馆,现在暑气稍降,有游人在这里歇息,天南地北,来来往往,在这里擦肩而过,再不相见。
不远处霸气的绿藤爬满墙,当中盛放的凌霄花明媚妖娆,给小巷更添几分生机和活力。
『二』
04
月儿点了杯冷饮,开始对着南岸的楼阁发呆。
不知过了多久,她回过神一转头,等船时遇到的那个青年男子就在前面隔了两排的地方坐着。
此时的他正微微扬着头,看向河的对岸,眼神里有一丝不宜觉察的迷茫。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早上的乌镇安静悠闲。他坐在那儿,坐在这个江水、楼阁、绿墙围绕的露天咖啡馆,但月儿知道,他在自己的世界里。
许是月儿的眼神太专注,许是游人渐多这条小巷子里也有了一些糟杂的声响。
男子转回头正碰上月儿的视线。
撤退已经来不及了,月儿索兴起身笑着向他走去:“这么巧,你怎么也会在这?”咳咳,就当是遇见熟人了吧?主动出击,缓解一下内心的尴尬。
男子下意识的转了转头,旁边并没有人。他站了起来,又有些疑惑地问:“您是……是不是认错了?”
“怎么会错?我们昨天不是一起跟团在西湖逛过吗?”
“不是我,我一个人来的。”
“哦,这样啊,那可能是我记错了,瞧我这记性,不好意思啊。”
说话间,有一个孩子直冲过来,手里的冰淇淋就要和月儿的裙子亲密接触。那男子果断伸手帮孩子转了个方向,稳住身形。
等孩子站稳,蹲下身,“小家伙,你好呀,这速度是不是跑的太快了!”
“大家伙,你好呀,后面有人追我。”孩子大概有四五岁,说话奶声奶气。
两人一下乐了。
“谁追你呢?”月儿也蹲下身子,向周围看了看。
青石板路上三三两两的行人慢慢走着,风在轻轻地吹,花在慢慢地摇,水在静静地流,还是那个悠闲的小镇。
“我不认识的一个人。”
月儿和那个男子交换了一下眼神。
“你……你……看你还往哪跑!”一个姑娘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一把攥住了孩子的胳膊。
“救命啊。”小男孩大声叫到:“快放开我,我不认识你。”
“不 认 识!”女孩儿板起脸,凶巴巴的说:“我的裤子可是认识你,说,这上面是不是你的冰淇淋?”
“我道过歉,姐姐你也原谅我了。”男孩不服气的大声辩解,还没忘低头快速啃他的冰淇淋。
旁观的两人一头雾水。
“你是这孩子的姐姐?”月儿先开口。
“不是,我不认识他,别别别,别用这种眼神看我。我这是见义勇为,不是拐·卖小孩。这孩子馋这口冰淇淋,把家人撂下就跑了。我是怕他丢了才追他呢。”说着上上下下打量月儿。
“没事吧姐姐,你的衣服也被他祸害了?”
月儿连连摆手,“没有没有,差一点,还好这位小哥帮孩子停下来了。”
“哇,英雄救美,我怎么没有那个好运。”小姑娘夸张地笑着:“我叫宝怡,叫我宝就行了,姐姐哥哥呢?”
“我是姚晨。” “我是许月儿。”他们俩几乎同时出声。
孩子的奶奶和妈妈终于气喘吁吁的追了过来。小顽皮被带走了,奶奶对宝怡帮忙追孩子,谢了又谢。
05
“哥哥姐姐,你们今天在乌镇哪些地方玩儿了,有什么好去处吗?”这个自来熟的姑娘,有着不小的好奇心。
“我是第一次来。”姚晨略微停顿了一下。
“那你们打算去哪呢?”
“宝,我和这位哥哥认识时间比你多了两分钟。”许月儿好笑地解释。
“噢,你们和我一样也是一个人来乌镇的。”这个看起来像高中生一样的小姑娘跟发现新大陆一样开心。
“为什么一个人来,摄影?采风?”小姑娘熊熊八卦之火扑面而来。“都不是,那就像我一样失恋了,要散散心。”
月儿摇头,“怎么会,有人想跟来,是我不让他来。”
“有人要来,后来又不想来了。”晨慢慢开口。
“那不和我一样吧,我要下江南,那丫头偏偏要去云南,他就跟着去了,还说不都一样吗!谁稀罕,我一个人也可以游杭州逛乌镇。”
“我们仨干脆组团吧,前边有茶楼,我们去那聊,观景、听曲、聊天都不耽误。”
年轻,真好!月儿暗暗叹到,拿起与放下都很简单。
06
在宝的极力推动下,月儿、晨三个人快速熟络起来。
就这样,一个由高二女生宝儿、已毕业上班三年的月和准备读博的晨组建的临时三人团,走进了一家茶楼。
此时茶楼里面只有零星几人,他们找了个临窗的角落坐下,要了三杯清茶。
这间茶楼和乌镇的其他建筑一样,有浓重的晚·清色彩,雕梁画柱却并不繁复,门窗上的木雕尤显朴实、雅致。
室内的茶台、桌椅都是深木红色,款式简洁,散布各个角落的绿植郁郁葱葱,让整个茶楼即静谧又生机勃勃。
临水的那面是大大的落地玻璃窗,此时红色的帐幔挽了起来,对面依水而建的房屋清晰可见。
略旧的门楣、斑驳的漆痕和仍能看出工艺精湛的残雕,昭示出时光的魅力,应合着江南水乡的古朴秀美。
更远处,连桥成路,流水行船。水阁、桥梁、石板巷,如一幅正在徐徐展开的江南水乡长卷。
炎热和喧嚣被门口那道竹帘隔在了外面,给累了、倦了、伤了、迷茫了的人一个安静休憩的空间。
“我失恋了,虽然从来也没有开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