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三天的开学报道已经过去了,新室友、新寝室、新环境都已了解,兴奋感也随着时间而消退。
开学的第二天,早上8点左右来到学校的图书馆,想找个自习桌看会书。跟着墙上的指引来到八层的自修室,走进室里一股浓郁的学习气氛扑面而来。早上八点的自修室已经坐满了学生,他们正在埋头学习,自修室靠左边的物架上堆满了琳琅满目的书。我转了一圈仍然没有找到一个位置,自修室外面走廊和楼梯上有很多学生正在背诵英语。我观察了一下,大部分学生是在准备考研。也许只有到这种地方,看见这些人,才能感觉到斗志昂扬。这个画面在我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我想我开始有点期待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了。
这三天里,一个人骑着小黄车慢悠悠的在学校各栋楼里穿梭。一栋栋古老的建筑体现着学校的历史底蕴,古老的图书馆、古老的学生宿舍、古老的礼堂,千年学府的气质由内而外的散发。徜徉在这样的历史文化环境里,内心顿时觉得特别安宁,浮躁随之而去。
学生公寓以及新建的教学楼都深处闹区,我常常发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政府不把周边的居民迁掉,做成围墙。我想这不仅仅是考虑现实成本的问题,也有其他一些方面的考虑。我本科学校在市郊区,占地面积很大,但是周边没有一点商业生活气息,学生就像是生活在象牙塔内,与外面交流少。当我自己毕业工作后,才知道书生与社会的脱轨。
处在这样一个闹区,上课经过的是商业气息浓重的街道,街旁边的小店里面天天喇叭喊着:大减价、大减价,我想学生也能更接地气。见惯了商业上的一些小伎俩,和社会上的人有了接触,懂了一些套路,也就更容易适应这个社会。
02
三天过后是开学典礼,全校新生开学典礼、学院新生开学典礼。这些我都把把它当成一种仪式感。作为人生下一阶段开始的仪式。人生是需要仪式感的,仪式感记录着这一生中每一个重要的节点,这些节点标志着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开学的仪式感很隆重,唱国歌、唱校歌、配戴徽章、宣誓、老师寄语。对于一个在社会滚了一圈的人,在起立唱国歌校歌那一刻,心里有种异样的感觉。这种仪式已经存在回忆里很久了,学生时代伴随着这种仪式。此刻又回到学生时代,不是时光的倒回,但是感觉就是回到三年前,回到那个生猛的环境,只是心境有些不一样罢了。
开学典礼上老师的寄语,我相当有感触。老师说做学术要做到三样:做、写、说。
“做”就是要有执行力,着手做、动手做,不要停留在想的层面,更不要去想的太多。动手做的能力就是把一件事做出来,去找资料、去研究、去实验,去做成一件事。
“写”就是要会写论文,要会写文章,能把自己的思想成果很好的写出来。其实,写就是通过文章的方式给大家表述自己的成果,让别人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研究成果。
“说”其实代表的就是沟通能力,学术是团队协作的结果,要做好一件事必须要和团队保持好的沟通。将自己的想法非常好的和团队成员交流,包括导师和师兄师姐。
03
为什么我会对老师的寄语相当有感触。因为我已经在社会工作过,知道一个公司里面员工需要怎样的能力。特别是在这个互联网时代,团队协作越来越方便和紧密。老师说的三样,其实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增强自己的实力,一方面是将自己的实力更好的展现出来。
人最奇妙之处就是懂得团队协作,这个社会团队协作尤其重要。不仅仅是和熟人要有协作能力,还要具备和陌生人协作的能力。所以,写和说尤其重要,这两点我体会深刻。向这个社会发出自己声音的方式无非是写文章和说话,并没有这样的科技一根导管插入你的大脑皮层就能将你的想法呈现出来,我们还是要通过写和说来表达自己。大概一年前我就有这两方面的焦虑,担心自己的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所以,在一年前,我就已经提前有意的锻炼自己这两方面的能力。
当然,效果不知怎么样,但是我依然在有意的锻炼。平常和朋友沟通后反思自己哪方面说的还不好,打电话或者面对面交流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写作也在去年开始就有意的去写,今年更是公开写作了,虽然写的都是自己的生活与思考,但是依然在练习。我也期待接下来和老师系统的学习这两方面。
关于“做”,那真的是太有感想了。以前迷茫时期,总是停留在想的层面,以为一件事想清楚了,就开始做。但其实很多事情根本就没有想清楚的时候,而是在做的过程中边想边做,做的时候自己的能力又得到了提升。
仪式完毕,内心暗示此时已经正式进入研究生阶段,准备接下来的爬坡吧!
研究生的进化是怎样的?生活是怎样的?我愿意给大家一起分享这期间的所见所闻所得,和你一起成长。如果您愿意交个朋友,欢迎关注简书【南水南】。
南水南
正在进化的程序猿
业余写作爱好者
努力做一个真实的人
和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