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怀滔滔梅江水,情育朵朵蓓蕾花!在梅江这片热土上,有着这样一群乡村老师,聚是一团熊熊烈火,散是一颗颗星星之火。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这些优秀的乡村教师一直致力于打造具有梅江特色的教育教学。他们用全部的爱培育着孩子们,用心记录着孩子们的金色童年!
梅江中心小学简介:
梅江中心小学位于宁都城乡结合部,属于乡村小学,下设8个村小教学点。所有的村小教学点都在大山里,家长教育理念非常的落后。从前,硬件配备不完善,软件也不达标,根本没有音体美专任教师,村完小甚至找不到一个英语专任教师,因此,课程一直无法开齐开全,全靠老师一块黑板一根粉笔天天语文数学的轮番上,生源流失严重。幸好,2017年遇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府给所有村完小配齐了班班通,也就在这一年,我们又非常幸运的遇上了互加美丽乡村公益网络课程,我们的思想和教学模式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我们的教育路上多了一根网线一台电脑和一群多才多艺的音体美老师。课表上的音体美课程不再是摆设,而是实实在在的一张丰富多彩的大课表。
一直以来,中心小学高度重视互加美丽乡村课程的开展,大力支持、鼓励老师们选课,并积极帮助各学校解决困难,鼓励老师们积极参加互加公益网络课程。
拥抱互加的果实:
现在,在中心小学胡南京校长的带领下,全镇的互加课程开展得如火如荼,一根网线让山里的孩子与世界相连,让我们的教育更公平,更简单,更快乐!特别是我们梅江志坑完小用前卫的思想和先进的技术借助互加与家长们召开家长会,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让到场的家长欣赏孩子们在学校互加课上很多精彩瞬间,留守儿童不能到场的家长通过cctalk平台也能近在咫尺的了解孩子在学校开心而又丰富的学习生活,同时有很多家长表示:“这是我参加过最有意义的家长会,发现现在村里的教育基本赶上了城区,我决定让孩子留下来不再转走。”这番话是对我们教育的认可,也同时给了我们坚持把教育越办越好很大的动力!
梅江中心小学互加管理员——钟芳英老师
值得借鉴的经验分享:
钟芳英老师作为全镇互加管理员,首先自己带头上好互加课,鼓励老师们每人至少选一门互加课并认真参与及时完成打卡,这也作为老师评先评优的优势之一。对老师上课中遇到的问题主动给予帮助解决,县里表彰的各位老师参与情况及时反馈给老师,让老师们更有成就感,更加有信心!钟老师的一系列的关怀,都让老师们收获到了满满的幸福感。
最后钟芳英老师感叹:“感谢遇见互加计划,让我们山里的老师重捨信心,让孩子们在欢乐的课堂里学习,培养孩子们敢于大胆展示自我勇气,真正还给了孩子们一个多姿多彩幸福童年!”最最值得骄傲的是,梅江因此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教师,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她们吧!
梅江志坑完小——杨莹老师
她是一线教师,同时也是一所村完小的校长,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但互加的活动一场不落的参加,因为她觉得只要是对孩子们有帮助的事情,再忙也要带领孩子们学习,这就是一个乡村教师对教育的热爱,一直在坚持。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她的点滴故事~
https://www.jianshu.com/p/0f816b148576
梅江中心小学——武莹老师
春夏秋冬的四季轮回,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呵护与关爱;早起晚归的日夜操劳,那是父母无私的陪伴;灯火星辰中,我们看到了老师疲倦的背影;同学伸出的双手让我获得温暖……感谢相遇,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去爱;感谢相识,让我们彼此成为最美的回忆;感谢那些温暖,它给予我们希望。成长路上,有您真好--用蓝丝带传递爱与力量。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她在互加的天地里发生了什么故事~
https://www.jianshu.com/p/c42220833312
梅江中心小学——李娴老师
这是一名常怀感恩之心的年轻教师,时常感恩一切事物,并铭记于心,鲜花美丽,是因为它得到了阳光的爱而美丽;小树茁壮,是因为它得到了雨露的爱而茁壮;我们的健康成长,是因为在生命的每一天里,都得到了许许多多的爱:父母的爱、老师的育、同学的谊……面对这些博大而又真挚的爱。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感恩。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她在互加的天地里发生了什么故事~
https://www.jianshu.com/p/5abb9d80fc21
梅江七里完小——付琳英老师
她是一名乡村教师,看到孩子们,她就想到了当年求学的自己,也是这个地方,当时也有年轻的老师为了孩子们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那时她就默默许下心愿要向自己的老师学习,要回来帮助孩子们,常怀感恩之心,所以她一直努力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回报社会,这是一种优秀的品质。请大家跟随我的脚步,一起来看看她在互加的天地里发生了什么故事~
https://www.jianshu.com/p/04b02eb00f29
我们时常会谈到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现在如今我们有一批留守老师,但此留守非彼留守,这是一群对教育事业有着无私奉献的老师,甘为人梯!
文字编辑:张圣辉(黄石大岭小学)
审 核: 钟芳英(梅江中心小学)
审 定: 曾新宁 (教科体局电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