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藏,信仰是一种无穷的力量,无关身份地位,在和藏民们迎面时只能双手合十,道一声“扎西德勒”。
街上随处可见跪拜的藏民,寺庙前的,广场上的,甚至行走在路上,三步一磕的,你见过真正虔诚跪拜的人吗?他们有的是全家出动,有的则是兄弟姐妹几个。
有人在前面拖着板车载着行李,朝拜的信徒们则在后面穿着牦牛皮做的藏式衣服,手抓着木板,匍匐在朝拜的路上,衣衫褴褛,日晒雨淋,累了停下来休息,饿了就聚齐在一起做饭吃,晚了就停下来扎帐篷休息,第二天继续前行。
据说一个信徒一辈子最少要朝拜十万次,十万次是一个轮回。
初入西藏时,从214国道转入318国道后,沿路常遇朝拜者,停下车与他们闲聊,大多从四川甘孜地区入藏,花一到三年时间,一次次的匍匐叩拜,只为到达拉萨,朝拜大昭寺里面供奉的释迦牟尼的十二岁等身像。
在拉萨,我见过最小的信徒才一岁多点,走路都摇晃,但是她的妈妈就已经教他如何朝拜,小孩子依依呀呀的跟着大人们学习着他众生将履行的事情。
大昭寺里面有根柱子里供奉着那些死于朝拜路上的信徒的牙齿,称为“牙柱”。由于路途遥远和艰辛,很多信徒累死或病死在朝拜的路上,临死前他们会敲下自己的牙齿,然后由他们一起的亲人带上他们的一颗牙齿来到大昭寺,将它们嵌入牙柱里,以完成自己的心愿。
于朝圣者来说,朝圣,它无关天气,甚至无关生死。严格来说,朝圣者心里只有佛。
确实,如果你在西藏呆过,特别是在冬天,各地藏区的农牧民在秋收之后,基本都会拖家带口一路朝拉萨而来。每年冬天的拉萨,朝圣者比夏天的游客还多,挤满了八廓街内外以及布达拉宫转经范围,这种震撼远远超越了信仰本身。
在许多外人眼里,朝圣者的行为是难以理解的。是否黑白,各有各的说辞。孰对孰错,其实道理都一样,朝圣者有朝圣者的信仰,城市人有城市人的理想。不过是选择自己认为对的方式罢了。
西藏的孩子,从小就熟悉了这样的仪式,他们生活在信仰之地。希望通过朝圣念经洗去身上的罪孽,让来世有个好去处。而汉族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认真读书,才有所作为。
其实,选择自己认为对的方向,都应当拿出朝圣者的勇气。即使简单的事情,坚持下去就不简单,简单着简单着就成了佛,我们无需成佛,只需做自己人生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