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初中二年级,我求着家里人给我买了一个蓝色的OPPO MP4
在现在这个用PAD和KINDLE看电子书还嫌伤眼睛的时代,很难想象我是怎么在被窝里,用半个手掌大的MP4看了那么多小说、电影的
而也是这台小小的机器,承载着我,关于许嵩的回忆
玫瑰花的葬礼、城府,断桥残雪,清明雨上,庐州月,灰色头像……随手一写就可以列出这么多曲目,现在年龄段在15到35岁的人,应该会感到熟悉
被戏称为“QQ音乐三巨头”、“内地周杰伦”,常年盘踞在各类音乐榜单点击率前三位,而他的歌曲,更是频繁地出现在同学们的聊天内容中,街头巷尾的功放广播里,就连中考满分作文里也可以看到其歌词改编的文章,仿佛哪里都有许嵩
虽然多数人的中学时代是关于周杰伦,关于林俊杰,关于陈奕迅,可是VAE才是我的记忆中不可忘却的部分
当时我最喜欢的歌是清明雨上,而闺蜜最喜欢的,是庐州月,这些歌词如今看来,也很清秀婉约,颇有古韵
清明雨上:
我在人间彷徨 寻不到你的天堂
东瓶西镜放 恨不能遗忘
又是清明雨上 折菊寄到你身旁
把你最爱的歌 来轻轻唱
庐州月:
儿时凿壁 偷了谁家的光
宿昔不梳 一苦十年寒窗
如今灯下闲读 红袖添香
半生浮名 只是虚妄
三月 一路烟霞 莺飞草长
柳絮纷飞里 看见了故乡
不知心上的你 是否还在庐阳
一缕青丝 一生珍藏
再到后来,不再听许嵩的歌,好像变成了我们认为的长大的标志,就好像抨击郭敬明,变成一种时尚一样
可是,哪个学生的青春回忆里没有一首城府,一本最小说呢,就算没有买过,看过,也一定听过
应该是从上大学开始,不再用QQ空间而换成了朋友圈,不再听VAE而换成了现在有点想不起的甲乙丙丁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认为自己变得成熟有品位了,好像穿上了爸爸的西装,抹上了妈妈的口红
可是直到我听到《雅俗共赏》、再听到《惊鸿一面》,甚至于顺藤摸瓜出《深夜书店》、《毁人不倦》,才发现那些我以为我长大了的时光里,许嵩也在成长,甚至于,进步地比我更快,那些没有许嵩的时间里,原来我错过了很多
在网易云音乐《雅俗共赏》这首歌的评论下,有将近200万条评论,作为网络歌手出生,在大浪淘沙后,许嵩的号召力是无可比拟的,不通过流量,只通过作品本身
在如今流量为王的娱乐圈里,成名方式有很多种:微博热搜、综艺、抖音等等。作为海蝶音乐总监的许嵩也有这样的机会,只是他没有。
被问及这个问题时,许嵩是这样回答的:
主要还是个性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不能去说做综艺就不好,别人有这种天赋,他就可以去展现,这也是一种才华
其实也有很多综艺节目邀请我,但是我觉得,我的个性就是比较安静的。当然还有别的演出活动,主要都与唱歌相关的,这个量与其他艺人相比,可能就不是一个数量级
这当然是不可兼得的,可是要把时间分配好就是不可兼得的(可以加粗)
如果把2009年的《自定义》当作许嵩出道的标志,那么到目前为止,已经十年过去了。出道十年的歌手,才第一次开巡回演唱会,这个数字是有些难看的。
几年之前公司的人也曾向他提议要不要开巡回,他的回答是:再等等吧,等我再多写一些歌,再多点沉淀
很多身边的人跟我说:“许嵩已经不火了”。如果说“火”的定义是微博热搜,综艺露脸,古装剧男女主,那这个词确实与他无缘,可是各种专辑演唱会很快售罄的数据不会骗人,网易云音乐下将近200万的评论也是实实在在的
现在的许嵩主业是做音乐,在一个充分尊重自己的公司里,而还有若干的副业
比如当程序猿
化身小厨男:
动植物饲养员
甚至于同学们的职业辅导员
我觉得这样“不温不火的半隐退状态”很适合他
许嵩在《三月末梢絮语》一问中如下写道:
这几年也不乏很多人为我指路,劝我应该多接商演,参加真人秀,搞搞生意副业,因为我在这些方面没有创造出应有的效益。同事早前帮我算了一下并告诉我,你一年参与公开活动的次数大概是拒绝了的活动的六分之一。
我很抱歉对音乐之余的事情既提不起兴趣,也不擅长,有些甚至还相当排斥。曾有一段时间我已萌生退意,打算换一种生活方式。不过似乎,生活无法离开音乐,也无法做到和听者告别,这么些年,有很多难以割舍的东西。再后来,想想,何必要非此即彼,给自己划分那么绝对的生活状态?
遥想王维老前辈,半官半隐,既不整天想着搞个大事业,也不把自己打造成一副世外高人模样,出世入世,自由穿梭,不也过得圆融自在。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我心中的大唐印象里,一直留有王维的一抹剪影,白天朝堂里上上班,晚上山水里写写诗。
“大家好我是vae
这是我即将发表的首张独创专辑自定义
里面的一首推荐曲目
词曲编曲都是我自己希望这首歌曲能在这个寒冷的冬天带给大家一种温暖的感觉”
10年过去了,当时身边一起听歌的人有的已经在时光中走散,相关的景色事物也大都模糊了
但是许嵩,还是那个坐在钢琴上,要给我们带来温暖感觉的少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