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我,最喜欢过节,恨不得天天过节,尤其是中秋节,正值丰收的季节,桌子上总会摆满各种我爱吃的瓜果零食、衣橱里突然变戏法似的有了新衣服,父亲母亲的神色也是一改往日的严厉,轻声细语的,好像变了一个人,对我的淘气选择也视而不见,以前是别人家的娃,现在是别人家的爸妈,那时的我别提多开心了!
儿时的大杂院
那时,我家住在大杂院,每个院子里有三、四户人家,院子的围墙是用石头垒成的,稍微比人高一点点,没有门,大人小孩串门都是走到院子里就开始唠家常了,要是隔壁院子的,听着对面有动静,比如劈柴火声啥的,隔着墙就开始唠嗑了。那时的邻里关系都特别好,不管是大人们,还是小孩间相处的都特别和谐有爱,在那个地方,我家一住就是十年,从没见父亲母亲和别家的叔叔阿姨红过脸。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我上高中后,父母因为要开饭馆把家从县城搬到了市里,母亲最舍不得的还是当初的那些邻里,最好时光里最好的人,母亲总说:“再没有当初的那波人了,那么热闹—”,然后就在那里沉思,其实我知道,她更留恋的是那段时光,容颜未老,岁月静好,欢声笑语,未来可期。
后来,我上大学,然后工作,去了更远的城市,母亲和哥嫂一家留在了市里,父亲和我在一个城市打工。我每次打电话问母亲有没有和谁一起出去逛逛的,母亲总说,没有,现在不知道为啥,和谁也没有那么爱说话了,母亲回答的落寞,我听的落寞,我知道是再没遇上没有当初那一波无话不谈的朋友了,可能是时光不同了,可能是心态不同了,也可能是自己变了。
中秋节的大杂院,有一把神奇的躺椅
我家住的大杂院有一把躺椅,从夏天一直放到秋天,天渐渐转凉的时候才会收到屋子里面。
中秋节这天,秋高气爽,天气微凉,夜里需要披上一件薄外套,躺椅上再铺上一个薄毯子,躺在上面,就像是当天夜里最靓的仔。
都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但是大家都是十五就想看到十六的月亮,早早地来院子里赏月了,与其说是赏月,不如说是等待坐在躺椅上的那个人,因为那把椅子好像有魔力,让坐在这个椅子上的人那么会讲故事!猫头鹰的故事,算命先生的故事,还有春节,中秋节神人上山观天象的故事等等,当时的我们听的痴迷,躺椅上的人讲的也是津津有味,那种感觉就是越不敢听,越又超想听,静悄悄地,有一点声音都会吓一跳的那种!
月饼还是自家做的香
小时候的月饼,家家户户都是提前一星期就开始准备食材,住在大杂院的我们,则是四五家在一起做月饼,一起备好馅料,白糖,芝麻,花生,红丝,绿丝在大大的案板上摆放整齐,女士负责和面、上模具,男士负责在烤炉烤月饼,也会找几个小朋友在月饼上点红点。等第一炉月饼出来,大人都会先紧着小孩吃,小时候的月饼很酥,一吃就会掉渣,样式也是单一的五仁月饼,但是真有过节的味道!
后来,中秋不再是中秋
后来,从大学到参加工作,我再也没有在家过过中秋,中秋节在我生命中变的越来越模糊,只是抬头望着天上的那轮明月,我也开始了我的沉思,它好像在提醒着我和故乡越来越远,当然,这也是一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