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写,关于我的纠结。
一、像猪一样懒却没有办法懒得像猪一样心安理得
我真的是一个非常懒的人。没事的时候就喜欢坐着发呆,葛优瘫。但是,事后又经常后悔,哎呀,那么多工作要做,那么多书没有看完……
好像是很纠结呢?
其实,这是没有划清作与息的界限。
在该努力工作好好看书的时候就应该全神贯注,一鼓作气把事情做完。在这之后,奖励自己一个小时的放空有何不可呢?可以看天空发呆,可以追剧不也很好嘛。但这件事的前提的是在规定时间或提前完成该做的事。
二、爱看书与不爱读书
我给人的感觉好像是很爱看书的样子。
对,我喜欢买书,然后就放在书架上,每天看着它们。
果然很爱看书。
回想一下,我的阅读的体系框架大约是高中的时候构建的。在深圳书城泡了两个暑假。那时没有手机,我跟妹妹每天像上班一样,早饭后到书城,中午在小叔公司的食堂吃饭,再去万象城转一个小时,下午接着看,天黑回家。第二天依然如是。
所以,那时我的阅读量在同龄人中算还是不错的,之后就没有跳出那个框架。
就好像我的人生轨迹一样,早熟,然后停滞不前,再然后又远远地落后于别人。
看以前的日记,发现好多道理,老早之前就懂了,现在并没有更精进一些。反而有时候,相比同龄人,我却显得有些天真,智商情商经常不在线。
那么,我到底喜欢看书么?为什么要买书呢?它们到底带给我的是什么?
其实,有些书,买回来,只是为了证明,你也接触过这本书,真正看没看倒是另外一回事了。所以,经常有下单很快,之后就束之高阁的现象发生。
想到上次写的喜欢的事分为两类,向外连接和向内探索。
那么,书应该也是这样,它要么向你展示一个你不知道的世界,让你获取信息与知识;要么就是让你更深地了解、探索自己。
所以前提是,你要时刻保持这种向外连接和向内探索的状态,你才会有动力去看书。通过书去了解那些你的脚步无法丈量的地方,去感受那些你自己境界达不到的状态。认识世界,也认识自己。
“如今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和爱过的人”。这句话不无道理。
换言之,未来的你,由现在你走的路、正在读的书和正在或以后爱的人决定。
所以,读不读书,其实没有对错,只是一个选择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