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了一段时间没好好写情绪笔记、文章,感觉脑子都是浆糊,各种事情交织在一起,不断打架,都不知道该怎么搞一搞思考。头脑不清楚,做事情随着惯性走,看上去居然很很理性。真是没天理的逆转。
可是,还是要写,哪怕不发出来,每天都要写。因为写,感觉到自己真实地活着。因为写,发现想表达出说不出来的内容,比如那一瞬间的感动、愤怒或纠结,松了一口气。当然,也有时间上的互相牵扯,还有看到乱糟糟家的万般烦恼。
只为自己去写,不为任何人。只有这样,才会写出流畅与牢骚,而不是赢得谁的赞赏。
写出自己的心,犹如加油,当心理能量被耗空,有一种莫衷一是的冲动。该做点什么?有时也一脑门空白。太多的消息,需要整理的内容真多,自动反应失灵,咖啡和茶都讨厌。混乱也是真实,真实是如实的观察,不带矫饰,不加修饰。
恰恰,这是修行的时刻、文字挥发的时刻。
此时不用心默默修,更待何时?
写,也是修。打坐,也是修。安住当下那件让自己糟心的事,也是。
那些搅动心境的外缘,渴望的对自我期待的实现,念念系的地方,无一暴露无疑。写,让抽象的、浆糊的模糊一团,变得可视化、具体可见,就像太阳照来,魍魉不见了。日照高山,原来是这幅景象。
写,是我难舍的缘分,也是与生俱来的。不写,似乎像行尸走肉一般活着,吃饭睡觉纠结打豆豆,没有什么时刻叫做清醒。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扭转惯性的力量,跳出自动反应的窠臼,改变生命的轨迹。这尝试并不容易,需要成千上百次的回归,犹如冥想时走神,拉回正念到人中一般。其中滋味,给你个眼神,独自己体会。
只为自己去写,难免有些别人也适用,那就正好。有些写字不宜为更多人,那就写出笔记或日记吧,至少都在练习。
写,梳理了大脑,如果不写脑子理不清楚,村上春树也这么说。
闭嘴!开始写。如果不写,脑子就是一团浆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