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課抄了德國小説家、詩人施托姆的詩歌《時間过去了》。最早讀的施托姆的作品當然是他的小説《茵夢湖》,這是本在我上學時所讀的印象深刻的一篇小説。哀怨悱惻,感傷柔美,清麗至極。那時還在延吉上學,差不多用了一個午後的時間就把這篇小説讀完了。今天是第一次讀他的詩歌,有一種别樣的感覺,或許是到了年終的缘故吧,每一詩行就扣敲着我的心扉——“如今我站在這裡凄然回顧;這樣的瞬間也已經消逝而去……”冬晨的風清寒、凛烈,吹在臉上如刀割一般,然而“多好的風啊,把一年這樣吹走了”。
昨天晚上就得到消息,今天上午上完五節課後就開始元旦假期了,雖然衹有三天半,但對於我和學生們來説也是期待很久的充满着幻想的美好的時光。没有接到正式的通知,所以也將信將疑,但不管怎樣,有了這樣的信息,我想绝不會是空穴來風。這段時間很乏累,年終歲尾要做的事兒很繁冗,有些是必要的,還有很多是没有必要的。學生們要做一套套的卷子;老師們除了要備、批、講一套套的卷子,還有那麽多不知道爲什麽要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兒要做。好多學校、好多單位都有一個辞舊迎新的儀式,或是聚餐,或是開個聯歡會……而我們衹有完不成的各種表格、筆記……
我很喜歡在一些關鍵的節點有一些必要的儀式,或者説生活有時是需要有一些儀式感的。這種儀式感跟摆花架子、作表面文章有些相似,但在本質上是截然不同的。摆花架子、作表面文章是做給别人看,爲個人撈取某些資本;而儀式感則是讓人在内心之中産生一種莊重的感覺,對生活、對工作,特别是對自己有一個較爲清醒、正确的認識。四十年前,我們上初中時,就有过一次新年聯歡,都做了些什麽已經記得不太清晰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或許就是那時一次次的集體活動讓“老一班”這個光榮的集體一直成爲我和我的同學們的驕傲。
結果和过程哪一個更重要些,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回答。很多人嘴上説过程更重要些,但實際上還是更重視結果的。人生活到了這樣一個結段,結果或許對我來説已經不甚重要的,更讓我懷戀的是五十多年來走过的路途。年輕時不懂這些,總會有些急功近利,但真的應了孔夫子的那句話——“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没有結果的人生一定是不成功的,但爲了結果而忽略了过程的人生也一定是不完美的。
很多事情就是美在真與不真之間。水中的月,霧裡的花,看晴空中的霓霞,觀雪地上的鴻爪,無不讓人浮想聯翩。留一寸天地,多一分遐想,增一份美麗。謊言有時也美麗,是因爲它附托着善良與柔情;真誠有時也猙狞,是因爲它直面醜恶,把最尴尬的人生袒裎于世。带着還没有完全消散的酒意,不會因落寞而傷神,也不會因無奈而寂寥,静静地坐在柔和的燈影裡,與你愛的人道一聲晚安:多好的風啊,把一年这樣吹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