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九月份,新学期的语文课本改头换面,小学一年级和初中七年级的学生们,成为第一批使用部编版教材的幸运儿。
结合教育部制定的大纲计划,语文学科将担纲王者位置。这次改版的重拳,让家长和孩子们措手不及,不得不从追随奥数的理念投奔到膜拜语文。只是关于语文怎么学,多数当事人处于懵的状态。
暑假那么长,绝对是可以好好利用的时段,要想学好语文, 阅读、背诵、日记、生活、作文,少了谁都不可以。
一、阅读是语文的根基,掌握语文的命脉。
所谓得语文者得中高考,得阅读者的语文。新版教材对阅读的重视,超过了以往的多种语文教材。从语文课本的目录,到每个单元的学习要求,再到名著推荐,落实的非常的详细。
并且看近两年的考题,对名著阅读的考察也越来越细化,不再单单是以往那种学生只要听话,背背老师画的重点就可以应付的情况。
利用暑假,让孩子有计划的读书,可以说是在行之有效的培养孩子语文素养基本功。
教学中发现,学生越是充满兴趣的阅读,对写作的影响越大。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思辨能力更强,是提高语文水平不可替代的手段。
建议低年级孩子,读一些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等;在中高年级,读一些儿童文学,杂文随笔,报刊杂志,科幻漫画,历史名著,文学名著,名人传记等。
我提倡让孩子看“闲书”。很多家长给孩子买什么“作文大王”“阅读实用指导”类型的书,在我看来,非常的垃圾。
要允许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种类的书籍,有兴趣才愿意继续看下去,越是功力的要求孩子看书,越容易激发孩子的叛逆,好好的兴趣变成了任务,得不偿失。
理解能力需要长期的积累,不可能一蹴而就,坚持阅读才是培养理解能力的捷径。
关于名著,很多孩子啃不下来,暑假是非常整的时间,可以让孩子试一试。低年级的孩子可以看名著类绘本,高年级的孩子可以直接读精装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一定不能远离名著。
名著是文字海洋中的经典,能经久不衰是有其文化底蕴支撑的。当个人的认知或者能力达不到的时候,就要相信时间。时间就是会大浪淘沙,把金子留下,名著就是金子,值得一读再读,常读常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