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 Kotlin 中, if 也可以用作表达式:fun maxOf(a: Int, b: Int) = if (a > b) a else b
2.当某个变量的值可以为 null 的时候,必须在声明处的类型后添加 ? 来标识该引用可为空。如果为空则返回NULL: fun parseInt(str: String): Int? { ……}
3.is (!is)运算符检测一个表达式是不是某类型的一个实例。 如果一个不可变的局部变量或属性已经判断出为某类型,那么检测后的分支中可以直接当作该类型使用,无需显式转换:
fun getStringLength(obj: Any): Int? {
if (obj is String) {
// `obj` 在该条件分支内自动转换成 `String`
return obj.length
}
// 在离开类型检测分支后,`obj` 仍然是 `Any` 类型
return null
}
4. // `||` 右侧的 x 自动转换为字符串
if (x !is String || x.length == 0) return
// `&&` 右侧的 x 自动转换为字符串
if (x is String && x.length > 0) {
print(x.length) // x 自动转换为字符串
}
5.,当编译器不能保证变量在检测和使用之间不可改变时,智能转换不能用
6.as转换符:如果转换是不可能的,转换操作符会抛出一个异常。因此,我们称之为不安全的。Kotlin 中的不安全转换由中缀操作符 as 完成:val x: String = y as String
//由于String不是可空的,如果为空会抛出异常,为了让这样的代码用于可空值,请在类型转换的右侧使用可空类型:val x: String? = y as String?
7.为了避免抛出异常,可以使用安全转换操作符 as? ,它可以在失败时返回 null :
val x: String? = y as? String
//尽管事实上 as? 的右边是一个非空类型的 String ,但是其转换的结果是可空的.
与6的区别为:6是不能转的想要转
8.使用 in 运算符来检测某个数字是否在指定区间内:
fun main() {
val x = 10
val y = 9
if (x in 1..y+1) {
println("fits in range")
} }
9.step:一次递增或递减几个数:
fun main() {
//1,3,5,7,9
for (x in 1..10 step 2) {
print(x) }
println()
//9,6,3,0
for (x in 9 downTo 0 step 3) {
print(x)
} }
10.Kotlin相关的基本集合类型:
List 是一个有序集合,可通过索引(反映元素位置的整数)访问元素。元素可以在 list 中出现多次。列表的一个示例是一句话:有一组字、这些字的顺序很重要并且字可以重复。如果两个 List 在相同的位置具有相同大小和相同结构的元素,则认为它们是相等的。List 与数组(Array)非常相似。 但是,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数组的大小是在初始化时定义的,永远不会改变; 反之,List 没有预定义的大小;作为写操作的结果,可以更改 List 的大小:添加,更新或删除元素。在 Kotlin 中, List 的默认实现是 ArrayList ,可以将其视为可调整大小的数组。
Set 是唯一元素的集合。它反映了集合(set)的数学抽象:一组无重复的对象。一般来说 set 中元素的顺序并不重要。例如,字母表是字母的集合(set)。当两个 set 具有相同的大小并且对于一个set 中的每个元素都能在另一个 set 中存在相同元素,则两个 set 相等。另一种实现方式 – HashSet – 不声明元素的顺序,所以在它上面调用这些函数会返回不可预测的结果(set可用first() 、 last() 等方法返回元素插入的顺序,)。但是, HashSet 只需要较少的内存来存储相同数量的元素。
Map(或者字典)是一组键值对。键是唯一的,每个键都刚好映射到一个值。值可以重复。map 对于存储对象之间的逻辑连接非常有用,例如,员工的 ID 与员工的位置。Map 的默认实现-LinkedHashMap – 迭代 Map 时保留元素插入的顺序。 反之,另一种实现– HashMap – 不声明元素的顺序。
11.如果尝试对 val 集合重新赋值,你将收到编译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