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简书还没有移动端APP、首页还没有我的订阅、当前热门、今日看点还叫编辑推荐的时候,有一阵子我的工作是要点进最新文章页面,一篇篇看下去然后把合适的文章推荐到首页上。
那时候简书的人虽然没有现在这么多,但每天一篇篇文章翻过去,也会看到各种各样的故事和心情,喜悦的、难过的、纠结的、迷茫的、忐忑的、孤独的、寂寞的、表白的、暗恋的、怀念的、吐槽的、暗下决心的、总结规划的、努力打拼的……那时候我总感觉自己像是不小心闯入了陌生人的日记本,那些细碎的、隐秘的小心事全都被另一个陌生的我所窥见。我就像是个“偷窥者”。
就像是希区柯克《后窗》里那个摔伤了腿坐在窗前的摄影师,他每天看着对面的窗户里,有一对新婚夫妻在争吵、有一个单身女子在约会、有一个女人在跳舞、有一个钢琴家在演奏,最后甚至看到了一桩离奇的凶杀案……当然我不是那个变态的偷窥者,在家的时候我也喜欢站在窗子前,看着对面楼里一扇扇相似的窗子,在夜晚的时候亮着不同的灯光,开着的电视机闪着相似的画面,我总会觉得那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每一扇看似相同的窗背后,都会有故事发生,那些故事也许如鸡毛蒜皮般琐碎、也许是千篇一律的相似,但,终归是独一无二的。
这个城市那么大,它将我们都分隔在了那一扇扇小窗里面,我们的故事对谁说呢?我们说出的故事又有谁听呢?越努力,越是徒劳,终归是Speaking to the air,也许这就是现代人交流的无奈罢。朋友圈里都喜欢带着面具表演,政府们总喜欢说倾听群众的声音,企业整天忙着聆听消费者的意见,我们拼命说拼命说,可有谁,在真正听呢?
也许简书就是那扇扇神奇的窗口吧,有人来,也有人搬走,但总有更多的人住进来,带着他们的故事,带着听故事的耳朵。
我点进去简书的每一篇文章,都在讲着一个故事,那个讲故事的人在比特的那一端,我看不见也触不到,可是那一刻我却通过文字分享了他的故事,与他进行了交流。也许他正经历着悲伤,可我却爱莫能助;也许他的喜悦,也会传递到我这一头;也许他的经验,正好帮助到了正在同样经历着的我;也许读完那个故事,我没有产生任何共鸣,关掉网页我就忘记了他,但那么多扇窗口那么多个故事,你讲的那一个故事,我听到了,谁又说这不是缘分呢。
讲个故事吧,有人在看吧。听一个故事吧,有人在说呢。